•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1 16:49:16 天天基金iPhone版 发布于 福建
为何我选择重仓机器人而非芯片?

最近A股的行情,让人既兴奋又迷茫。兴奋的是肉眼可见的赚钱效应,迷茫的是热点轮动太快,今天芯片,明天消费,后天机器人……感觉处处是机会,又好像处处有陷阱,生怕自己上错了车、赶错了趟。如果让历史的镜头倒带,我们也不禁思考一个问题:无论是美股那几轮波澜壮阔的长牛,还是A股曾经短暂的疯狂,真正能驱动一轮大牛市并诞生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大牛股的,到底是什么?


答案或许只有一个:「投资于代表未来的新科技。


读史可以明智。复盘A股过去十几年的资本历程,“新科技”的身影始终贯穿其中,是当之无愧的投资故事主角。第一轮是2009-2010年的智能手机浪潮,万得科技大类指数最高涨幅达73.89%。苹果产业链在A股迎来爆发,国产手机也开始崭露头角。可惜好景不长,行业很快陷入价格战泥潭,行情最终以估值大幅回落告终。第二轮则是2013-2015年的移动互联网狂飙,万得科技大类指数最高上涨180.49%。2013年末4G技术在国内大规模推广,智能手机销量激增,移动支付、社交、游戏等各种应用深度融入生活,将科技股行情推向了极致。第三轮是2019-2021年的新能源全面崛起,万得科技大类指数阶段涨幅达82.69%。在“双碳”目标和政策强力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迎来高速增长期。

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资本市场更加成熟的的美股市场,我们可以发现这个规律更是清晰得“可怕”。上世纪90年代末的狂欢,主角是互联网。雅虎、思科、亚马逊等公司横空出世,投资者对“新经济”充满无限憧憬,“市梦率”估值体系大行其道,纳斯达克指数5年间涨幅超571%,“互联网泡沫”危机也就是那时候发生的。2009年之后的超长牛市,接力棒传到了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手中。苹果、谷歌、Facebook们不仅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创造了惊人的财富神话。

看到这里,大家发现了没,牛市的本质,都是一场围绕“新科技”展开的伟大叙事。这些突破性的新技术,彻底打开了人们对未来的想象力天花板,带来了超越传统估值框架的“市梦率”。正是这种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才构成了点燃市场情绪、吸引天量资金涌入的最根本燃料。理解了牛市的这个底层逻辑,再回看当下的A股,一切似乎豁然开朗。


本轮牛市的主线,依然清晰且坚定地指向“新科技”——核心正是AI和芯片半导体构成的整个科技产业链。自2024年“9·24”行情启动以来,科技板块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最新的万得数据显示,通信、电子、计算机、传媒、机械等“新质生产力”相关板块涨幅,成为绝对主线。个股层面更是牛股辈出,数百只个股涨幅翻倍甚至数倍。我个人认为,这轮由AI驱动的“科技牛”行情,有望贯穿整个牛市周期。其背后的驱动力,一方面是美联储降息预期和全球流动性宽松带来的普遍牛市环境,但更根本的“龙头发动机”是AI革命的持续推进,带动美股科技巨头持续创新高,并强力辐射至A股的算力、芯片等核心环节。


时间回到2025年11月21日的今天。与前几轮科技行情相比,AI所处的产业周期有着显著的不同:它更为早期,故事更长,想象空间更大,同时也意味着波动可能更剧烈。复盘历史,如移动互联网和新能源车行情,都清晰地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海外映射的主题投资阶段(如iPhone引发、特斯拉推动),随后进入国内渗透率提升的景气投资阶段(如国产品牌崛起、销量爆发)。当前的AI行情,其第一阶段(主要由海外大模型突破映射)已告一段落。而随着以DeepSeek-V3.1等为代表的中国大模型取得显著突破,并开始进入实际应用和创新阶段,标志着行情可能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即国内AI产业渗透率提升和商业化落地的关键期。参考历史经验,这一阶段往往持续时间更长、上涨斜率也可能更高。然而,这个阶段的道路并非坦途。技术的快速迭代、商业模式的探索、地缘政治带来的供应链风险(如海外技术限制传闻),以及市场情绪的起伏,都可能导致剧烈的震荡和阶段性的回调。这也正是近期热点快速轮动、投资者感到“迷茫”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场在寻找AI技术落地过程中,哪些细分领域能最快兑现业绩,哪些公司能真正构建护城河。

那么问题来了,接下来我看好哪个方向呢?答案是:AI应用端——机器人产业。说到这儿,估计有一些人要提出疑问了:AI高速发展,对算力和芯片的需求不是应该爆炸式增长吗?为啥不选确定性最强的半导体芯片赛道?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回到炒股最基础的那个逻辑:炒股,本质上就是炒预期。确定性太强的产业,股价早就被一轮又一轮地炒上去了。代表半导体芯片赛道的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你猜猜现在的PE是多少了?77倍! 这已经站上历史最高位了。虽然中证机器人指数的PE也不低,高达71倍,但是!关键区别在于,芯片可能已经没啥激动人心的新故事可讲了,而机器人正处在从0到1高速发展的黄金起点,未来的增长空间,毕竟机器人是“AI赋能的终极载体”,这个想象空间足够支撑一轮牛市的宏大叙事。


说到具体的投资操作,我自己最近就真金白银地布局了一只聚焦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的基金——前海开源嘉鑫混合(A类代码:001765,C类代码:001770)。 这只基金吸引我的核心点,在于它“聚焦细分龙头+把握产业周期”的策略。 现在的基金经理吴国清,自打2024年年底接手以来,就对这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动了大手术,大刀阔斧地改革。 他成功挖掘出像兆威机电、双林股份这样一些虽然不在中证机器人指数成分股里、但同样在机器人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创造价值的优秀公司。这种主动挖掘能力,我觉得挺难得。

投资主动型基金嘛,说白了就是选一个你信得过的人来帮你管钱。所以我特意去了解了一下吴国清经理。 他是2007年从清华经管博士毕业就一头扎进了基金行业,投研这条路一走就是快二十年。从最开始研究医药,到后来专注周期股,再慢慢拓展到成长股投资,在市场的大风大浪里不断学习、转型、成长。算算他担任基金经理的时间,今年正好是第十个年头,经验算是相当丰富了。他的投资体系也在不断进化,从周期到周期成长,关注的行业越来越广,能力圈持续扩大,从传统周期板块延伸到了消费、科技成长股等多个领域。他特别懂周期股和周期成长股的特性,擅长把周期研究和成长研究结合起来,用成长的眼光做投资决策,在把握市场大趋势中追求更好的效果。有这样一位经验老道、能力圈又广的基金管理人掌舵,我心里确实踏实不少。

再看看业绩和风险控制。前海开源嘉鑫灵活配置混合自2016年底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达到了143.34%,轻轻松松跑赢了同期沪深300指37.40%。 最近一年涨了55.06%,在同类基金里排名第127位,相当靠前;近六个月也涨了0.62%。 而且,这只基金在多个时间段的表现都挺稳,能保持在领先位置,还拿到了【优秀】的评级。 在控制风险方面,嘉鑫近三年的最大回撤是30.12%,这个数据比53%的同类型基金都要好,也比很多宽基指数的回撤控制得更出色,这充分说明了投研团队在选股上的功力。这种能在追求收益和控制风险之间找到微妙平衡的本事,恰恰是我这种想追求长期价值增长的人最看重的。

当然,我自己也晓得“长期向好≠立刻V型反转”。行业的真正复苏、政策完全落地、企业业绩兑现,都需要时间。所以,对于那些跟我一样看好机器人产业长期前景,但又担心短期颠簸的小伙伴,我强烈建议试试“定投”策略,尤其是周定投!为啥是周定投?相比日定投,它能更好地平滑你的成本线,避免被每天的涨跌噪音搞得心神不宁;相比月定投,它的频率更高,能在行业逐步回暖的过程中,更及时地捕捉低位买入机会,不错过收集“廉价筹码”的好时机。我自己就在实践:每周定投1500元,一个月操作4次。这种方式让我的整体持仓成本波动越来越小,心态也稳得像磐石。但一定要记住,定投金额一定要量力而行,用不影响日常生活的闲钱来投,这是铁律!投资不是赌博,是长期布局。

写在最后:本轮牛市,被许多基金研究员称为A股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科技牛”。它可能不像过去那样齐涨共跌,而是呈现出国家队资金引导、板块有序轮动的新特征。其背后,是“股权财政”逐步替代“土地财政”成为新引擎的时代大背景,承载着中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国运之争。美股的长牛历史清晰地告诉我们,强大的资本市场,其结构必须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科技板块理应成为其权重中枢与情绪锚。A股正行走在这条路上,科技股的市值占比已显著提升,部分龙头市值甚至超越了传统消费巨头,这是资本市场对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回应。虽然与美股巨头在底层原创技术和全球生态影响力上仍有差距,但方向已然明确。投资于代表未来的新科技,尤其是以AI和机器人为核心的硬科技,不仅是把握本轮牛市主线的关键,更是在参与一场关乎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宏大叙事。这条路充满挑战与波动,但历史的镜头回放无数次告诉我们:唯有拥抱时代浪潮的核心,方能在长期的投资长跑中,收获那份应得的回报。在这个既让人兴奋又难免迷茫的当下,保持清醒、聚焦核心、用对策略,或许是我们穿越波动、与时代共舞的最好方式。$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 $前海开源嘉鑫混合A$ #晒收益#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