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OTCFUND|001770)$今年3月买入、9月卖出的持有人,半年时间里跟着基金节奏 “躺赚”,操作不算复杂但每一步都踩对节点,分享这段有惊无险还稳赚的持仓故事:
一、3月买入:抄底震荡市的 “安全牌”
今年3月市场还在反复震荡,上证指数在 3200 点左右横盘,热门赛道涨涨跌跌让人没底。我当时想找一只不押注单一板块、抗跌性强的基金,翻了基金的历史表现和持仓 —— 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前十大持仓覆盖消费、新能源、银行、基建,行业分散度高,2024 年以来最大回撤才 4%,远低于同类基金平均水平。
3 月17日那天,市场刚好小幅回调,这只基金净值也跟着跌了 0.8%,我觉得是买入良机,直接入手了。买入后特意看了基金经理的最新观点,他提到 “后续会聚焦估值合理的优质蓝筹和成长股”,更坚定了我持有一段时间的想法。
二、中途不折腾:靠基金经理的调仓扛住波动
持有期间不是没遇到风浪,5 月中旬市场因为政策预期调整,不少基金回调超 5%,这只基金也跟着跌了 3%。身边有朋友劝我赶紧赎回避险,但我查了基金季报,发现基金经理已经悄悄减仓了部分高波动的成长股,加仓了分红稳定的银行股和消费龙头股。
我判断这种调仓能更好应对震荡,所以没动仓位,反而坚持拿着。果然,6 月开始消费板块回暖,白酒、家电股接连上涨,新能源板块也因为政策利好反弹,基金净值慢慢回升,到 7 月底已经盈利 12%,远超我当初预期的 10% 目标。
三、9 月止盈:见好就收,锁定全部收益
进入8月,市场又开始震荡,基金净值在高位来回波动,虽然没跌多少,但我担心后续风格切换。加上我原本计划用这笔钱国庆出游,9 月 15 日那天看基金净值刚好再创新高,总收益率达到 18%,完全够覆盖出游开销。
我果断选择全部卖出,落袋为安。卖出后没过几天,市场果然出现小幅回调,这只基金净值也回调了 2%,刚好避开了波动。从3月17日到9月15日,半年时间既没频繁操作,又精准吃到了上涨行情,这波持仓体验堪称完美。
这半年的持有经历,让我觉得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特别适合 “稳健型波段操作”—— 基金经理调仓灵活,抗跌性强,不用天天盯盘,只要找对买入卖出节点,就能稳稳赚收益。
目前人形机器人不断取得产业进展。11月5日,小鹏科技日上亮相的IRON人形机器人,用高度仿生的自然步态惊艳了全场。IRON身高约1.78米,体重70公斤。其设计注重仿生外观,采用了类人骨骼结构仿生肌肉系统以及全覆盖柔性皮肤,其外观可定制为男性或女性特征。该机器人全身共拥有65个自由度,包括一个类人脊柱设计,由小鹏自研的XpengVLA 2.0大模型驱动。此外,海外人形机器人龙头特斯拉,也在11月6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展示了新一代Optimus人形机器人,马斯克透露第三代机器人(V3)预计2026年投产,单台成本将降至约2万美元(约14万元人民币)。活动现场Optimus V2.5展示的灵活度相比上一代机器人也有明显提升。

四、那当前机器人板块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首先,从估值的角度,当前人形机器人指数板块的TTM估值为33.70倍PE,近一年的分位点50.98%。

其次,成交额来看,人形机器人成交额在A股的占比持续回落。从这两个指标来看,机器人板块的估值较上周回落,成交额占比也不断走低,我们认为当前的阶段具备较高的配置价比。长期来看,人形机器人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行业,未来5-10年都有很好的成长性,市场空间甚至超过汽车行业,未来仍有成长空间。

五、机器人板块波动大,如何投资?
科技成长类投资具有弹性强,波动性大的特点,同时往往股价会领先于业绩的兑现,所以我们在投资时必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提前布局,以长期价值的理念去对待,切勿追涨杀跌。在远期方向和产业趋势确定的情况下,每一次大的回调可能都是布局的机会。
随着大模型、多模态感知等技术的成熟,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端。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天工行者、星动L7等国产人形机器人展示了高动态运动与复杂任务执行能力,其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已超80%。政策明确支持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仓储物流等场景的应用验证,叠加资本持续涌入,量产节奏有望提前至2026年,带动减速器、传感器等核心环节需求爆发。
当前,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政策催化+技术突破+需求爆发”三重共振期。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具备核心技术和场景落地能力的产业链企业将率先受益,行业整体有望迎来估值重塑的机会。未来更多应用场景的开放与关键技术的突破,将使整个机器人产业链持续受益,为高端制造升级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不过近期机器人板块有所震荡,资金呈现布局趋势,所以我打算再过一段时间再布局机器人赛道。@前海开源基金
ps:本文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大消费板块逆市拉升!行情能否持续?##科技小登大揭秘##科技热点摊开业啦##11月基金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