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板块狂飙!下一个风口?# #科技热点摊开业啦# 2025年机器人板块无疑是A股市场最璀璨的明星之一,从马斯克的 “产能画饼”,到国产龙头的 “订单炸场”,再到最近小鹏机器人高度拟人的形态,人形机器人称之为 A 股最疯狂的赛道也不为过。2025年初至今,同花顺人形机器人板块飙涨 70%,远超沪指 20% 的涨幅,甚至有个股一年翻 20 倍(上纬新材)。那么这波行情到底靠什么撑起来,普通投资者如何把握机会?
从2025年初的悄然起步,到年中的强势拉升,这个充满未来感的产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从概念走向现实。从 “预期炒概念” 到 “量产炒业绩”,人形机器人板块的上涨并非单边直线上行,而是由产业重大利好和资金共识共同推动,这轮上涨不是偶然,核心分两个阶段,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藏着资金炒作的密码。
人形机器人首次受到关注大概可以追溯到2022年10月,彼时特斯拉正式推出了其第一代Optimus原型机。在随后的几年里,特斯拉针对擎天柱的技术细节不断完善,目标是让擎天柱最终成为工业场景的“通用工具人”,并计划在未来使其成本降至2万至3万美元左右,比一辆汽车更便宜,以期进入家庭服务场景。
特斯拉作为人形机器人风向标,于2025年初引爆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想象。马斯克虽早在2022年就发布了Optimus原型机,但市场一直反响不大,因为这个行业不确定性极高、预期混乱,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难以判断其发展节奏,但 2025 年 1 月和 3 月两次明确产能规划,从 “数千台” 到 “5000 台目标”,让机构终于看清行业节奏。
而转折点发生在今年1月9日,据“TeslaOwnersSiliconValley”当地时间周三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的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连线采访中表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产品,并做出了产能规划:
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生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初期这些机器人将在特斯拉工厂内测试。如果一切进展顺利,计划在2026年将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产量增加10倍。也就是大约5万-10万台,2027年将进一步提高至10倍,也就是50万台起。
到3月20日,特斯拉一季度全体会议上,马斯克透露特斯拉2025年目标生产5000台Optimus,且已订购的零部件足够支撑今年生产10000~12000台,2026年目标翻10倍生产5万台Optimus。这直接让原本观望的机构增强了信心。
此外,2025年2月20日,全球融资最多的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推出了Helix,这是Figure与OpenAI终止合作后完全自主研发的端到端机器人AI模型。据介绍,这是第一个通过自然语言直接控制整个类人上半身(包括头部、躯干、手腕和手指),并进行高频率、连续控制的视觉-语言-动作模型,也是完全在嵌入式低功耗GPU上运行的VLA模型。
与早期的机器人系统不同,Helix能够在没有任何特定任务演示或大量手动编程的情况下,实时生成长时程、协作、灵巧的操作。它表现出很强的物体泛化能力,只需用自然语言提问,就能捡起数千种形状、大小、颜色和材料特性各不相同的新型家居用品,并且是在训练中从未遇到过的物品。这代表了Figure在扩展人形机器人行为方面向前迈出的变革性一步。
回顾国内,春晚宇树科技“现象级破圈”。 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身穿东北特色的花棉袄,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为观众表演了秧歌舞。扭腰踢腿等动作丝滑,甚至还丢起了手绢,动作灵巧的人形机器人,瞬间火爆全网,让亿万观众直观感受到“人形机器人时代来了”。
这个春晚上的“显眼包”人形机器人是宇树科技公司2023年8月推出的UnitreeH1,在2023年、2024年的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英伟达GTC大会,还有张艺谋导演的《澳门2049》长期2年的驻场舞台剧,都有它们的身影。
而此次春晚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AI驱动全自动集群人形机器人表演。这个节目不仅展示了国产机器人的灵巧性,更重要的是完成了一次现象级的市场宣传,让亿万普通观众直观感受到“人形机器人时代真的来了”,给人形机器人板块带来非常大的关注度。
3月10日智元机器人今日发布了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GenieOperator-1),它开创性地提出了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ViLLA)架构,该架构由VLM(多模态大模型)+MoE(混合专家)组成,实现了可以利用人类视频学习,完成小样本快速泛化,降低了具身智能门槛,并成功部署到智元多款机器人本体。
国内方面人形机器人领域大额订单频现,标志着人形机器人行业正从“技术验证”迈向“市场验证”,进一步打开了人形机器人上涨空间:优必选获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智元与宇树科技中标1.24亿元中国移动项目;星尘智能宣布斩获千台级订单。
此外8月8日的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15日的北京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等接连举办,不仅在技术上集中展示最新成果,更通过“运动会”这种具象化形式,让大众直观感受到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潜力,持续增加机器人的曝光度,并延续了国产链IPO提速带来的积极情绪。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长且复杂,每当某个环节的龙头公司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或成功进入大厂供应链,市场会预期同类公司也能受益。如当拓普集团的执行器通过特斯拉认证,资金不仅会追捧它,还会流向其他潜在执行器供应商,形成“龙头带动板块” 的效应。
人形机器人最初的上涨可能源于宏大的叙事以及美好的预期,但持续的行情除了新的消息事件的催化和关键技术突破节点的出现,更需要企业有订单和业绩的支撑,龙头个股的业绩表现正是验证逻辑的关键。三花智控的大额订单、中大力德的千台交付,都是增强市场信心的关键,让行情从“预期” 真正走向 “现实”。
总之多重事件催化下,出于对人形机器人市场的高预期,A股开启了一季度的机器人行情。年初行情靠“预期” 驱动,马斯克产能规划 + 国产破圈事件是两大信号,这类 “海外风向标 + 国内事件催化” 的组合,是机器人板块爆发的关键逻辑。
而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劳动力减少,人工成本持续提高,叠加国防安全和军事领域需要,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与日俱增空间广阔。人形机器人将是未来10年最大的投资级Beta机会,如同当年苹果产业链、特斯拉电动车产业链一般的现象级的长坡厚雪大赛道。
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001770)高度聚焦机器人赛道,重点布局机器人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如中大力德(RV减速器)、蓝黛科技(丝杠)、斯菱股份(轴承) 等。同时也关注与机器人技术协同的半导体、低空经济等领域。
基金经理吴国清先生自2024年底管理该基金后,进行了一次重大的策略调整。基金从原先相对均衡的配置,彻底转向为集中投资机器人主题,前十大重仓股的集中度也从极低的水平大幅提升至69.35%,体现了基金经理对机器人产业趋势的强烈看好和主动管理的魄力。
总的来讲随着政策支持、订单持续与技术成熟形成的 "共振效应",正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端,随着成本下探与场景拓展,万亿市场空间将逐步打开。今天我选择继续加自选关注加仓布局,长期看好这只基金的表现。

$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 @前海开源基金 #晒实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