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侧重科技赛道的个人投资人,此前靠个股投资机器人相关企业栽过跟头,转向机器人基金后,凭借摸透行业逻辑+选对产品,最终赚得稳定收益,这段经历也让我摸清了科技主题基金的投资门道。
1. 个股投资碰壁,转向基金避坑:2022年底,我在行业报告里看到工业机器人渗透率逐年攀升的数据,就直接入手了两家名气大的机器人公司股票。可没想到,一家企业因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业绩暴雷;另一家看似热门,实则是蹭概念的公司,没实质业务支撑。短短四个月,我的股票账户就亏了25%。这次碰壁让我醒悟,机器人产业链复杂,普通人选股难把控风险,借助专业的机器人主题基金布局才是更稳妥的选择。
2. 精挑细选基金,锁定优质标的:2023年初,我开始筛选机器人主题基金,前后对比了二十多只后,敲定了华夏中证机器人ETF链接A和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两只基金。选华夏中证机器人ETF链接A,是因为它跟踪的指数涵盖汇川技术、埃斯顿等70家机器人龙头企业,能一键覆盖产业链核心,且费率比同类基金低30%,长期持有负担小 。而选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是看中它不押注单一细分领域,持仓既有绿的谐波这类减速器龙头,也有工业和服务机器人相关标的,能通过均衡配置分散风险 。之后我各投了3万元,开启了基金投资之路。
3. 穿越行业波动,坚定持有不盲从:投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2023年三季度,受全球供应链波动影响,机器人板块回调,我持有的两只基金净值合计回撤了12%。身边不少一起买基金的朋友都慌了神,纷纷赎回止损。但我之前去汽车工厂调研时,看到车间里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大面积替代人工,还了解到国产减速器正逐步实现量产替代进口,再加上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这些让我坚信行业长期趋势向好 。不仅没赎回,我还每月定投2000元补仓,摊薄持仓成本。
4. 收获稳定收益,总结投资心得:到2025年10月,这两只基金的累计收益已经接近35%。我赎回了一半份额落袋为安,赚的钱足够覆盖全家一年的旅行开支。这段经历也让我总结出不少心得:一是别追短期热点,要盯着产业落地的真实场景判断行业价值;二是选基金时既要关注持仓标的的质地,也要留意费率等成本问题;三是面对板块波动,与其天天盯盘焦虑,不如相信行业长期逻辑,用定投平滑风险 。后续我打算继续持有剩余份额,跟着机器人产业的成长再赚一波长期红利。


#4000点 到底要不要止盈?# #HBM4定价超预期!存储芯片迎超级周期# #A股低开高走!国际资本看好中国资产# #科技小登大揭秘# #科技热点摊开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