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上班族,投资机器人基金的经历满是跟风踩坑的焦虑,也有摸透逻辑后稳赚收益的踏实,算是摸清了普通人大额投这类科技主题基金的门道。
1. 盲目跟风入场,初尝亏损滋味:2023年秋天刷到车企灯塔工厂机械臂作业的视频,我被机器人的高效震撼到了。第二天就在理财APP里搜机器人相关基金,看到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近一年收益亮眼,还贴合智能制造赛道,没深究持仓和策略就急匆匆投了5000块。买入后我染上盯盘的坏习惯,每天反复刷净值估算,涨幅超2%就心情大好,泛绿就郁郁寡欢。有次基金因重仓股遭做空,单日净值估算暴跌近4%,我当时差点摔了手机。更糟的是后来板块回调,这只基金净值跌了近20%,我查持仓才发现里面混了些蹭机器人热点的概念股,根本没实质业务支撑。
2. 实地调研+恶补知识,找准投资方向:亏损后我没直接割肉,反而想搞懂机器人赛道到底值不值得投。周末我去家附近的汽车配件厂考察,看到十几台工业机器人顶替20个工人24小时作业,厂长说核心的减速器已换成国产,成本降了三成。之后探望亲戚时,智慧康养中心的康复机器人、陪伴机器人也让我直观感受到需求。我还利用通勤时间听行业播客,弄明白减速器是机器人的“关节”,也清楚了机器人产业链上游零部件才是核心。这时候我才知道之前买的基金持仓杂乱,于是开始筛选真正聚焦赛道的产品。
3. 选对均衡基金,淡定应对波动:对比十几只基金后,我还是选了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这次是看中它不押注单一细分领域,持仓既有绿的谐波这类减速器龙头,也有工业和服务机器人相关标的,还都是有业绩支撑的企业。2024年初我补了3000块仓。同年三季度A股震荡,这只基金净值单月波动达-9.64%,办公室同事都在讨论割肉,我看到基金有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机制对冲风险,就没跟风。没多久机器人推送了加仓提示,我照着操作后果然10月就迎来反弹。
4. 长期持有见收益,摸透投资门道:到2025年10月,这只基金给我带来了近30%的收益,我赎回一部分赚了五千多。而且它是C类份额,免申购费,持有满7天赎回也免费,我调整仓位时没额外花钱。现在我不再天天盯盘,也明白了机器人赛道的机会在制造业升级、国产替代这些长期逻辑上。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不用自己研究产业链,选一只持仓均衡、风格稳健的基金,耐住性子少受短期波动影响,反而能稳稳吃到行业成长的红利。


#4000点 到底要不要止盈?# #HBM4定价超预期!存储芯片迎超级周期# #A股低开高走!国际资本看好中国资产# #科技小登大揭秘# #科技热点摊开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