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神操作#
$前海开源嘉鑫混合A$
$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

前海开源基金持有者来报道了!!!简直是太开心了,我又又又来参与活动了!作为前海开源基金的忠实粉丝和坚定持有者,我是必须要来参与的!今天的主题是聊一聊关于机器人的神操作,我还真的有话说呢!尤其是去年陆续布局了两只有关机器人赛道的主题基金,确实是有一肚子的想法,正好借着今天这个机会一吐为快,下面,我就来详细说一下:
我在机器人赛道的这一年半:从布局到落袋的真实感悟
去年3月份,我算是误打误撞闯进了机器人赛道,现在回头看,这波操作真算不上什么“神操作”,更像是靠着一点直觉、一点耐心,还有不少运气凑成的一次顺风顺水的投资。说出来可能有人不信,我当初决定买机器人主题基金,压根不是看了多少复杂的行业报告,也不是听了什么内部消息,就是生活里的几个小细节让我觉得“这东西未来肯定有戏”。
那段时间我正好在装修房子,逛家电卖场的时候发现,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的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现在不仅成了货架上的常客,身边不少朋友家都已经用上了。有个朋友跟我说,自从买了扫地机器人,他再也没手动扫过地,周末能多睡俩小时;还有一次去商场吃饭,看到餐厅里有机器人送餐,虽然动作不算特别灵活,但胜在不用休息、不会出错,当时就觉得挺新鲜。回家之后我又刷到不少新闻,说工厂里开始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尤其是一些重复劳动的岗位,机器人不仅效率高,还能避免工伤。这些零散的片段凑到一起,我心里就有了个模糊的想法:现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大家对生活便利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机器人不管是在工业上还是家庭里,能用得上的地方肯定会越来越多,这个赛道应该有不小的发展空间。
不过我这人胆子不算大,从来不敢直接买股票,总觉得个股波动太大,万一踩雷就亏惨了。所以当时就琢磨着,要是想布局机器人赛道,买主题基金应该是最稳妥的方式——基金经理会帮着筛选优质的公司,分散投资,就算其中一两家公司表现不好,也不会影响整体的收益。接下来就是挑基金的过程,这一步我倒是花了点心思,毕竟是自己的血汗钱,不能随便乱买。
我先在基金APP上搜“机器人”“智能制造”这类关键词,一下子出来了十几只基金。首先排除的是成立时间太短的,至少得成立三年以上,经历过市场波动,业绩才有参考价值;然后看规模,太小的基金容易清盘,太大的又不够灵活,我最终选了两只规模在10-20亿之间的,感觉这个体量刚刚好。接下来就是看核心数据了,最大回撤是我最看重的,毕竟我扛不住大起大落,这两只基金近三年的最大回撤都控制在30%以内,在同类基金里算中等偏下的水平,相对稳健;再看夏普比率,都在1.2以上,说明风险性价比还不错。当然,业绩也不能少,我对比了它们近一年、近三年的收益率,都跑赢了同类平均和业绩比较基准,尤其是近一年的收益率都超过了25%,看得出来在机器人赛道上布局得比较精准。最后再翻了翻基金经理的履历,都是有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而且一直专注在科技、智能制造领域,不是那种频繁换赛道的“跳槽王”,这才让我放了心。
去年3月15号那天,我记得特别清楚,股市正好有点小回调,我趁着这个机会分批建仓,两只基金各买了5万块钱,一共投了10万。买完之后心里其实挺忐忑的,毕竟以前没投过这么细分的科技赛道,就怕自己判断错了方向。果不其然,买入后的前两个月,基金净值一直在小幅波动,有时候一天涨1%,有时候跌0.8%,整体没什么大动静。那段时间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基金APP看一眼,涨了就偷偷开心,跌了就有点焦虑,现在想想真是没必要,短期波动太正常了。
大概到了去年6月份,情况开始有了好转。当时国家出台了一些支持智能制造的政策,提到要加快工业机器人的推广应用,还拨了专项补贴给相关企业。政策一落地,机器人板块直接迎来了一波上涨,我买的两只基金净值蹭蹭往上涨,半个月就涨了10%。看着账户里的收益越来越多,我反而冷静下来了,没有想着加仓,因为我知道这种政策驱动的上涨可能会有回调,果然没过多久,净值就回落了5%左右。这时候我更坚定了长期持有的想法,既然看好这个赛道的长期逻辑,就不能被短期的波动牵着鼻子走。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机器人赛道进入了一段平稳期,基金净值缓慢爬升,没有太大的惊喜,但也没有让人失望。这段时间我没怎么频繁看净值,反而开始关注行业动态,没事就刷一刷机器人相关的新闻。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码机器人业务,比如华为、小米这些科技巨头,都推出了自己的消费级机器人产品;工业机器人的渗透率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汽车、电子制造行业,不少工厂都建成了“黑灯工厂”,全程由机器人操作。还有一些细分领域也开始冒头,比如医疗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应用场景越来越广。这些消息让我更加确信,自己当初的判断是对的,机器人赛道不是昙花一现,而是真正有业绩支撑的成长赛道。

今年3月份,基金持有满一年的时候,两只基金的收益率都已经超过了40%,账户里的10万变成了14万多。身边有朋友劝我赶紧卖了落袋为安,说已经赚了不少了,见好就收。但我当时觉得,机器人行业还在快速发展,而且年报陆续出来后,不少基金持仓的公司业绩都超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长了30%以上,说明行业基本面没问题,还有上涨的空间。所以我没听朋友的建议,继续持有,甚至还拿出2万块钱,在一次回调的时候小幅加仓了其中一只基金。
加仓之后的几个月,基金净值果然继续上涨,到了今年8月份,两只基金的累计收益率都突破了60%,加上加仓的2万,我投入的12万已经变成了19万多。这时候我开始认真考虑卖出的事情了,因为我知道没有永远上涨的赛道,而且当时市场上对机器人板块的热度已经很高了,不少新发行的机器人主题基金都被疯抢,估值也已经处于历史高位。更重要的是,我当初买基金的目标就是盈利50%-60%,现在已经超额完成了目标,见好就收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今年9月10号,我选了一个周一的早上,股市开盘后,看着基金净值比较平稳,就果断把两只基金全部赎回了。赎回的时候扣除了手续费,最终到手大概19.2万,一年半的时间净赚了7.2万,收益率刚好60%。看着到账的资金,心里真的挺感慨的,不是因为赚了钱有多开心,而是因为这次投资让我更加明白了“长期主义”的道理。
其实在持有期间,我也有过好几次想卖出的冲动。比如去年10月份,因为大盘整体调整,机器人板块也跟着跌了8%,当时我心里特别慌,就怕之前赚的收益都没了,甚至想过要不要先卖一部分止损。但我又反过来想,行业的基本面没有变,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还在不断扩大,只是短期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这时候卖出反而会亏在最低点。于是我就强迫自己卸载了基金APP,一个月没看净值,等再装回来的时候,发现基金已经涨回来了,还创新高了。还有今年7月份,有一只基金连续三天大跌,累计跌了10%,身边不少持有同款基金的网友都在论坛里吐槽,说要割肉离场。我当时也有点动摇,但还是忍住了,因为我查了一下,大跌的原因是其中一只持仓股业绩不及预期,并不是整个机器人行业出了问题,而且基金经理很快就调整了持仓,把这只股票减持了,没过多久净值就又涨了回来。
现在回头看,这波投资能成功,运气确实占了一部分。比如正好赶上了国家支持智能制造的政策风口,又遇到了行业快速发展的红利期。但更多的还是靠自己的耐心和理性,没有被短期波动左右,也没有贪心不足想赚最后一个铜板。当然,也有一些小遗憾,比如当初如果能更早一点布局,或者在加仓的时候胆子再大一点,收益可能会更高。但我并不后悔,投资本来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可能每次都做到完美。
通过这次投资机器人主题基金,我也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首先,投资赛道一定要选自己能看懂的。我之所以敢长期持有机器人基金,是因为我能从生活中感受到这个行业的发展,知道它的价值在哪里,而不是盲目跟风买一些自己完全不了解的赛道。其次,买基金一定要选靠谱的基金经理和合适的基金规模,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和投资风格直接决定了基金的表现,而规模太大或太小都可能影响基金的灵活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有耐心,不要频繁交易。基金投资不是投机,短期的波动并不能代表什么,只有长期持有,才能分享行业成长带来的红利。
现在我已经把赎回的资金一部分存进了银行定期,一部分用来配置了一些稳健型的混合基金,还有一部分留着等待下一个合适的投资机会。虽然机器人赛道我已经卖出了,但我依然很关注这个行业的动态,偶尔还是会刷一刷相关的新闻和数据。我觉得机器人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比如人形机器人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旦技术成熟,应用场景会比现在更广,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如果以后有合适的时机,比如行业估值回调到合理水平,或者有新的技术突破,我可能还会再次布局机器人赛道。
其实投资就像人生,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也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重要的是在不断尝试和总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这次机器人赛道的投资经历,不仅让我赚到了一笔不错的收益,更让我学会了理性看待涨跌,坚持自己的判断,不被市场情绪左右。我知道未来还会遇到很多次投资机会,也可能会经历亏损,但我相信,只要保持耐心和理性,坚持长期主义,总能在投资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最后想跟大家说,投资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所谓的“神操作”,每一次成功的投资背后,都是无数次的调研、思考和等待。希望我的这次经历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也祝愿大家都能在投资的道路上有所收获,找到属于自己的“黄金赛道”。

有了上面的操作经历,我感觉,自己对机器人板块了解的更深了,所以,也借着今天这个机会,我打算再次入手机器人板块,那就入手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基金,也是买入五万元。一个是正好赶上市场回调,二是确实喜欢前海开源基金,支持一下自己喜欢的产品,绝对不过分,三是这个产品确实值得拥有,确实是一款宝藏基金!下面,我就给各位小伙伴们简单介绍一下我看好本基金的几个原因:

首先第一个原因,业绩表现是真的能打。你看它近1年收益率79.27%,同类平均才25.24%,在2248只同类基金里排第65,这是什么概念?就是把全市场同类型基金拉出来比,它能冲进前3%。再看近3年,收益率85.12%,同类前2.35%;近2年86.05%,同类前3.7%。而且不只是短期猛,长期也很稳,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76.59%,这业绩曲线走得跟爬坡似的,一路向上。就拿今年来说,到现在收益率79.71%,同类排名48/2268,还是优秀级别。咱们买基金不就图个赚钱吗?它这赚钱能力,放眼整个市场都是拔尖的。

然后是行业布局踩在了风口上。这只基金重仓汽车、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这些领域,尤其是汽车行业占比23.56%。现在新能源车多火啊,智能驾驶、汽车电子化都是大趋势,汽车行业的景气度肉眼可见。电力设备那边,光伏、风电、储能这些赛道也是政策支持、需求旺盛。机械设备里的工业机器人、高端制造,都是国家要大力发展的方向。你想啊,这些行业本身就处在上升周期,基金把仓位集中在这些地方,想不赚钱都难。我平时刷新闻,看到路上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工厂里的机器人应用越来越广,就觉得这基金的布局太对路了。

第三个原因,基金经理吴国清是个有真本事的老将。他有9.2年的从业经验,清华经管博士出身,在基金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经验不是一般的丰富。他采用的是自上而下行业轮动结合自下而上个股精选的策略,2024年还增配了汽车智能化方向,这眼光够前瞻吧。你看他管理的这只基金,能在这么多同类里杀出重围,就说明他选股和择时的能力都很在线。而且他管理基金的年化回报有6.43%,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我觉得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选对了人,心里就踏实一半。
再说说风险控制和收益性价比。这只基金近1年夏普比率0.85,优于92%的同类,收益回撤比2.83,优于90%的同类,这说明它在获取收益的同时,对风险的控制也做得挺好。虽然近1年最大回撤30.13%看着有点高,但它跌后恢复很快,净值修复天数147天,优于74%的同类。也就是说,它虽然波动大,但涨回来也快,这种特性对于能承受一定风险的投资者来说,性价比很高。我自己是属于能接受中等风险的,所以觉得它这种“大涨小回”的节奏挺适合我的。

第五个,基金的交易风格和规模很合适。它的年化换手率314.24%,属于高换手率策略,这种策略往往能比较灵活地捕捉市场机会,尤其是在行业轮动快的情况下,高换手能及时调整仓位。而且基金规模现在是14.02亿,不大不小,既能保证基金经理操作灵活,又不会因为规模太小而有清盘风险。你想啊,要是基金规模太大,调仓换股都不方便,太小了又不稳定,14亿左右这个规模,正合适。

还有持仓结构很有特点。前十大重仓股占比42.76%,集中度适中,既有浙江荣泰、斯菱股份这样的汽车股,也有震裕科技、安培龙这样的电力设备和机械设备股,行业分布比较均衡,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且这些重仓股大多是市值低于200亿的小盘成长股,业绩弹性高,一旦行业景气度上升,股价上涨的空间就很大。我看了一下它最新的持仓,很多都是新增或者加仓的,说明基金经理在积极调整布局,跟着市场热点走。

最后一个原因,基金公司前海开源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前海开源基金成立于2013年,现在管理规模1045.39亿,管理着193只基金,有34位基金经理。它在新能源、资源等领域的研究积累很深,虽然核心研究员变动率有点高,但整体投研团队的实力还是在的。有这么一个靠谱的平台支持,吴国清经理的策略执行起来也更有保障。
当然,这只基金也不是没有风险,比如它的波动比较大,近1年最大回撤30.13%,同类后1.6%,也就是说在极端市场下,它的防御能力一般,要是你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可能就不太适合。还有它的换手率高,交易成本对净值的侵蚀也需要持续跟踪。但对于我这种追求高收益、能承受一定波动的投资者来说,这些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我之所以这么看好它,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从去年开始,我就觉得新能源和高端制造是未来的方向,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在这些领域布局得很精准,基金经理又很有经验,业绩也一直很亮眼。我自己是打算把它作为卫星配置,在我的投资组合里占个10%-15%的比例,采用定投的方式,这样既能平滑成本,又能享受行业增长的红利。
总之,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在业绩、行业布局、基金经理、风险收益比、交易风格、持仓结构和基金公司这些方面都表现得很出色,这就是我看好它的七个原因。当然,投资有风险,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策,别盲目跟风。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只基金值得长期关注和配置。所以,我坚定的入手了!加油吧,我看好你……
#亚马逊签下OpenAI千亿算力大单# #存储芯片超级周期:DDR5一周涨价25%# #11月基金投资策略# #科技小登大揭秘# #科技热点摊开业啦# #AI应用类股票大涨:短剧概念逆势走强# #能源金属概念狂飙!锂电大周期来了?# #美联储再次降息!12月降息与否难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