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 #机器人新催化?马斯克构建“世界模型”# 我的机器人赛道投资笔记:与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共赴产业风口
2024年末的基金持仓梳理中,我意外发现自己的投资组合里藏着一个"矛盾体"——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这只成立于2016年的灵活配置基金,前三个季度还以国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为主力,债券占比高达70.79% ,到了四季度却突然将股票仓位从28.58%飙升至80.10% ,重仓股清一色换成了机器人产业链标的。这场果断的调仓,成了我近一年投资经历中最惊心动魄也最值得回味的篇章。
最初关注这只基金,源于对双基金经理模式的好奇。固收专家李炳智主导的债券仓位常年保持6.2%的年化收益,而科技产业出身的吴国清有着52.46%的任职回报 ,这种"稳健+进取"的组合本是为平衡风险准备的。2024年三季度,我的持仓里还能看到贵州茅台、迈瑞医疗等传统白马股,当时仅将其作为防御性配置,从未想过它会成为捕捉科技风口的利器。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24年10月的一次行业论坛上。当听到"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判断时,我立刻想起前海开源嘉鑫的最新季报——吴国清已在报告中明确将汽车、机械、电力设备列为重点配置方向 。回去后我连夜核对持仓,发现中大力德、蓝黛科技等新纳入的重仓股,恰好覆盖了机器人核心的RV减速器、丝杠等上游零部件领域,部分标的还是特斯拉Optimus供应链的关键企业 。这种精准布局让我决定追加定投,赌一把产业爆发的机会。
春节后的市场行情印证了这次布局的前瞻性。2月17日,随着特斯拉发布Optimus量产计划,机器人板块集体爆发,这只基金单日上涨5.88%,两天后更是创下9.28%的单日涨幅 。我的持仓收益也水涨船高,到3月中旬时收益率已突破46%,远超同期沪深300不到2%的涨幅。身边不少投资者此时才跟风入场,却忽略了基金经理背后的研究积淀——吴国清早在2023年就开始跟踪机器人材料领域,他曾在路演中提到"金属、化工材料会因机器人爆发进入高增长期" 。
高收益从来与高波动相伴。2025年10月的市场调整中,这只基金经历了连续四天的回调,10月13日单日跌幅达4.31%,14日更是下跌5.57%。那段时间,基金交流群里充满焦虑,看跌情绪一度达到60%。我也曾动摇过,毕竟短短几天就回吐了不少利润。但翻出基金合同里的投资策略条款后,我选择了坚守——其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机制和动态资产配置策略,本就是为应对这类系统性风险设计的。果然,10月15日基金便反弹4.45%,印证了"高弹性"背后的风险控制逻辑。
如今回头看,这次投资经历教会我的不仅是把握产业风口的重要性,更让我理解了灵活配置基金的真正价值。前海开源嘉鑫62.01%的年内收益 ,并非来自盲目押注,而是源于"自上而下择时+自下而上选股"的双重保险:先通过宏观分析判断科技周期拐点,再精选细分领域龙头,同时用债券仓位对冲极端风险。这种策略在2024年四季度的调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既规避了传统白马股的调整压力,又精准踩中了机器人赛道的爆发节点。
截至目前,我的持仓收益已接近50%,远超最初的预期。但更珍贵的收获,是看清了"宝藏基金"的共性:基金经理对产业趋势的深刻理解、灵活应变的操作能力,以及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匹配度。正如吴国清在季报中写的,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赛道正处于爆发元年,但其波动也会远超传统行业。
对于打算入场的投资者,我的建议很明确:这只基金更适合能接受短期高波动、对科技产业有基本认知的进取型投资者。不妨将其作为卫星仓位,通过定投或逢低布局平滑风险,切忌追涨杀跌。毕竟在投资这场长跑中,真正的赢家往往不是精准踩点的人,而是看懂趋势并能坚守逻辑的人。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的投资经历告诉我,好的基金从来不是完美的避风港,而是能与投资者共赴产业浪潮的可靠伙伴。@你到底玩不玩这个 @春暖会开花 @前海开源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