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 测评:科技风口下的布局机遇与实践。
一、基金业绩突围:精准踩中科技风口
前海开源嘉鑫混合C近一年 91.34% 的涨幅绝非偶然,其核心密码在于 2024 年末的策略转型。作为成立于 2016 年的平衡型基金,该基金此前长期保持低仓位运作,2024 年三季度股票仓位仅 28.58%,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仅 5.8%。但随着新基金经理吴国清接手,团队果断将股票仓位提升至 80.1%,并将重仓股集中度跃升至 69.35%,全面清仓消费蓝筹,转向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等高科技赛道。
这种 “弹簧式” 配置策略完美契合市场节奏。2025 年作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行业爆发:工信部 “三步走” 规划明确 2025 年实现批量生产,北京、深圳等地纷纷推出百亿级产业基金与税收优惠,1-7 月行业投融资达 153.5 亿元。基金精准布局产业链核心环节,涵盖执行层的精密部件、感知层的环境交互模块及决策层的智能控制系统,成为业绩爆发的核心引擎。
二、科技赛道纵深:人形机器人引领长期机遇
(一)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价值兑现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已突破量产瓶颈:优必选、宇树科技等企业启动产能爬坡,小鹏、广汽等车企明确量产时间表,核心部件国产化使关节模组成本降低 50%,场景验证覆盖工业质检、商业服务等领域。民生证券预测,未来 5-10 年行业将实现多领域规模化渗透,2025 年头部企业销量有望突破千台。
四季度行业将迎来多重催化:特斯拉 Optimus 量产计划落地、华为具身智能中心技术输出加速,叠加年末政策红利窗口期,产业链上下游需求将持续释放。基金重仓的机械设备、汽车等板块,正深度受益于这种 “技术突破 - 成本下降 - 场景扩张” 的正向循环。
(二)多赛道协同:科技板块共振上行
半导体、人工智能、固态电池与机器人产业形成协同效应:半导体为机器人提供算力支撑,AI 大模型优化其自主决策能力,固态电池破解续航瓶颈。基金 80.1% 的股票仓位中,除机器人产业链外,亦布局电力设备、汽车等关联板块,分享多赛道红利。
从行业景气度看,2025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复苏态势明确,AI 算力需求同比增长超 30%,固态电池进入试量产阶段。这种板块间的共振效应,为人形机器人赛道提供了更坚实的产业基础,也降低了单一赛道波动风险。
三、个人投资实践:风口下的持仓感悟
2024 年末基金调仓信号出现时,我注意到其股票仓位大幅提升且聚焦科技赛道,结合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发布的政策契机,决定分批建仓。初期以 20% 仓位试水,2025 年一季度行业投融资数据超预期后,追加至 40% 仓位。
持有期间经历两波明显波动:3 月因短期涨幅过大出现 12% 的回撤,此时我关注到优必选工厂实训订单落地的行业新闻,判断回调属短期情绪释放,选择坚守;6 月基金实施分红,我采用红利再投资方式增持,进一步摊薄成本。截至目前,持仓收益率达 46%,远超同期偏股基金平均水平。
四、风险与展望:长期布局的理性视角
需警惕三大风险:一是技术迭代风险,若灵巧手、AI 芯片等核心部件突破不及预期,可能引发估值回调;二是流动性风险,基金 0.34 亿元的规模可能加剧申赎波动;三是市场回调风险,短期板块涨幅较大存在获利了结压力。
但长期来看,人形机器人作为 “新质生产力” 核心方向,其产业周期才刚刚启动。四季度可重点关注量产订单落地、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提升等催化事件,投资者可采用 “核心持仓 + 定投加仓” 策略,通过长期持有穿越短期波动。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