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突破1200亿美元,年增速超25%。在具身智能技术的突破下,行业正从概念探索转向规模化盈利的关键转型期。中国凭借超30%的全球市场份额和25%以上的年增速,稳居全球行业增长核心引擎位置,人形机器人产量占比预计将达全球半数。但光鲜数据背后,“技术与场景脱节”“复杂工况适配难题”仍是制约产业落地的突出瓶颈。
在此背景下,顺德市以“场景驱动创新”为核心,探索出一条机器人产业扎根制造业、实现快速突破的路径。与传统“实验室孵化技术再找场景”的模式不同,顺德机器人从诞生起就深度融入本地制造场景。依托家电、家居、装备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顺德形成天然内生的“需求池”,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从萌芽到壮大的全周期成长支撑。
具体实践中,多地企业已实现场景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今年8月,天太机器人成功斩获全球最大人形机器人订单,率先实现规模化商用,计划2026年交付超1万台家庭康养具身机器人,精准响应老龄化社会居家照护需求。美的“美罗”人形机器人已在38个生产场景落地应用,与“工厂大脑”系统协同实现秒级响应,体现了家电制造场景对具身智能的精准需求转化。嘉腾机器人研发的80吨重载AGV已进入70余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供应链体系,其技术突破正是源于新能源、港口等真实重载场景的需求倒逼。这种“场景定义技术、技术反哺场景”的闭环模式,使顺德机器人的每一项技术突破都具备强劲的市场穿透力。
在此基础上,顺德构建了“场景—产业—政策”三位一体的共生生态:在技术创新层面,华南首个多模态大模型训练场落地,聚焦家电、装备制造等本地核心产业场景,针对性攻克具身智能泛化难题,推动机器人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实现“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能力升级;协同机制方面,政府通过“有形之手”搭建质量服务站与创新联合体,破解中小企业研发投入高、认证成本贵等难题,依托镇街企业服务中心实现供需对接常态化;产业生态构建上,已形成以美的、库卡为龙头,天太、嘉腾等专精特新企业多点突破的产业体系,既具备核心技术攻坚实力,又能快速响应场景需求,生态韧性显著增强。
随着具身智能训练场的深度运营及供需对接机制的持续优化,顺德将持续释放“场景红利”,不仅有望冲击千亿级机器人产业集群目标,更能为破解中国机器人产业“落地难”问题,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场景驱动”新范式。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六部门印发促消费新方案!你看好哪个方向?##今年你的投资目标达成了吗?##3800点的A股值得加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