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基金2025年三季报密集发布期了。
这段时间A股横盘震荡已经有一个多月,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现在怎么看待接下来的市场,又打算怎么管理手上的基金呢?
今天先看5位经理的思考。
1)张竞
管理着安信策略精选混合、安信核心竞争力混合、安信比较优势混合等多只产品的张竞,是一位能力圈良好且偏爱左侧布局的自下而上选股型基金经理,长期收益与风控表现比较好,他今年以来的累计收益表现也处中上游水平。
他在三季报里表示,接下来A股虽然面临内需疲软、企业盈利承压的现实,但政策托底信号明确,市场情绪对经济复苏乏力的预期消化已经较充分,叠加人民币汇率温和走强,相信大市上行趋势依然成立。
他认为当前市场大概率延续成长风格主导,低估值核心资产则逐步回暖,海外AI技术演进与“十五五”政策发力方向将是接下来的关键变量。
配置上他侧重四大方向,一是真正具备全球化能力,尤其擅耕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出海企业,二是供给有约束之下需求改善、估值偏低的资源类板块,三是AI应用端的长期渗透机会,四是消费板块在持续悲观预期下或存错杀机会。
2)聂世林
聂世林是安信基金的资深权益经理,目前管理着安信优势增长混合、安信新目标混合、安信价值成长混合等多只产品。
他的行业能力圈比较宽,行业配置能力较强,同时重视估值合理性与行业配置均衡性,长期收益与风控表现都较好,今年以来累计业绩表现也不错。
在三季报里,他认为尽管外贸风险上升,消费与地产链依旧承压,但市场整体估值偏低,流动性也较充裕,整体上机会大于风险。
同时他还认为科技板块中长期逻辑未改,只是短期波动可能加大,而黄金和能源金属受益于美元降息与逆全球化下的资源保护主义,价格有望维持高位,另外,创新药短期受外部博弈扰动,但中长期增长基础仍在。
同时,“反内卷”给煤炭、钢铁、光伏、生猪、快递等行业带来的机会,以及10月下旬政策对消费内需的态度变化,也是他接下来的关注重点。
3)施成
管理着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国投瑞银进宝混合、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等的施成,在新能源投资上应该说比较有经验和体会了。
他今年以来对新能源方向配置明显弱化,对TMT方向的配置则明显加强。
由于这两大方向今年以来都出现过不错的机会,这使得他期间的累计收益表现大为提振,久违地回到了较为领先的水平。
在三季报里,他围绕AI、新能源等方向都分享了不少看法,但我们还是重点来看一看他的新能源观点。
他认为新能源行业产能扩张和去库存周期已近尾声,未来两年有望迎来库存周期上行,同时,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与AI对能源的需求,会推动新能源产品升级与新应用场景拓展,他会重点关注AI数据中心、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他还表示说,新能源产业链部分环节盈利已有所回升,并且储能需求加速释放,他会重点关注其中能真正兑现成长逻辑的优质公司。
4)袁航
管理着鹏华先进制造股票、鹏华策略优选混合、鹏华品质优选混合等产品的袁航,投资上相对偏重发展成熟、竞争格局相对清晰行业,偏好从这类行业中进行自下而上的价值选股。
他的能力是不错的,长期业绩表现也较好,不过配置风格与今年以来的大A不太契合,导致今年以来收益表现较差。
但也来看一看他对接下来市场的看法。
他在三季报里认为,在政策积极、资金面有利、企业盈利处低位但有企稳回升可能性、估值尚未泡沫化的大环境下,市场机遇总体大于风险,价值板块、成长板块的优质个股都会有机会。
从他而言,他依旧坚持他认为长期有效的策略框架,即继续聚焦具备竞争优势、护城河深、成长前景明确且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并中长期持有,依靠企业内生价值增长获取复利。
5)莫海波
管理着万家和谐增长混合、万家品质生活混合、万家新兴蓝筹混合等的莫海波,是一位重视行业逻辑的行业配置型基金经理,配置能力不错,长期业绩较好,今年以来业绩表现也较好。
他在三季报里认为,尽管接下来外部环境仍有不确定性,但国内政策空间充足,“四中全会”与“十五五规划”背景下的政策氛围也较好,同时,居民和企业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的趋势还在延续,此外,部分板块经历调整后的交易拥挤度已有所下降,市场有机会走出震荡上行、中枢抬升的格局。
他还表示他将继续看好AI与煤炭两大方向。
在AI方向上,他认为北美科技巨头持续上调资本开支与需求指引之下,虽然短期因板块持仓集中和减持扰动出现回调,但长期趋势未改,同时,国产算力在自主可控迫切需求下加速突破,服务器、芯片、网络设备等环节正从“0到1”迈向规模化落地,有望实现业绩与估值双击;
煤炭在三季度则迎来了供需格局逆转,四季度若遇冷冬,需求回升叠加低库存,煤价可能会继续上行,他认为煤炭在当前估值较低、反内卷政策与基本面改善的背景下,值得重点关注。
整体看下来,这5位基金经理尽管关注点有一定差异,但对大A都保有良好的信心,特别是AI发展可能带来的机会多较认可。
接下来几日,还有大量基金三季报将陆续披露,到时接着找些值得一看的季报一起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