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毛艺融)2025年,曾长期亏损的国产AI芯片企业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寒武纪”)迎来“觉醒时刻”。作为科创板“1+6”改革后首批从存量未盈利企业平移至“科创成长层”的公司,其平移仅4个月即通过科创板特色再融资机制,募资39.85亿元用于硬件开发与软件生态建设,以增强智能芯片领域竞争力。同期,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摩尔线程”)科创板IPO从受理到过会仅88天,若顺利注册,将成为首批“原生登陆”该层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之一。
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正是为“高研发、暂未盈利”的“硬科技”主体搭建技术攻坚与资本活水的桥梁,为研发周期长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注入“及时雨”。其定位清晰,旨在回应资本市场对硬科技发展规律的尊重,为未盈利但技术领先的前沿企业解除“盈利门槛”束缚,提振市场深耕硬科技的信心。
对寒武纪而言,平移是政策适配而非标签变更。作为国内最早布局AI芯片的企业,其因研发投入高常年亏损,叠加海外制裁,上市后曾长期爬坡。科创板对“未盈利但技术领先”企业的包容,使其上市5年内完成两笔再融资,合计募资超82亿元,如今产品已在运营商、金融等行业规模化部署,实现连续4季度盈利。
增量端,成长层政策包容性吸引“新鲜血液”加速集聚:目前已平移32家企业,“1+6”政策推出后新增申报18家,含禾元生物、奕斯伟材料等即将上市企业,摩尔线程、沐曦集成等已过会,兆芯集成电路等在审,集聚效应显著。
科创成长层企业的价值在于突破关键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该层企业如“国产替代尖子生”形成全链条突破:芯联集成已成为国内最大车规级IGBT生产基地,覆盖90%以上新能源车企;寒武纪深化与头部企业合作,融入国产AI基础设施;翱捷科技5G芯片流片成功,中信科通信开展17项6G关键技术研究;星环信息大数据平台市占率第一,云天励飞芯片支撑深空探测星载计算。此前12家未盈利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已通过业绩扭亏证明技术价值,中芯国际上市5年月产能翻番、营收破500亿元,成板块“摘U”标杆。
同时,一批企业着眼未来赛道:埃夫特深耕工业机器人,新一代伺服驱动器进入小批量阶段;奥比中光3D视觉方案服务优必选、天工机器人等人形机器人客户。奥比中光董事长黄源浩称,自2022年科创板上市后,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扭亏,业绩增长得益于资本市场包容环境与改革落地。
制度层面,上交所同步推出改革举措:扩大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覆盖AI、商业航天等领域;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精准识别“硬科技”企业;对优质科技企业实行预先审阅,助力半导体、AI企业保护商业秘密,避免信息披露对经营的影响。
来源:证券日报
#美方“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科技热点摊开业啦##沪指再创十年新高!接下来你会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