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5月金融数据。5月新增社融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是受信贷投放较弱以及去年同期政府债发行较多的基数效应的拖累。5月新增信贷同比少增0.54万亿,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较前4个月回落,居民端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由于低基数效应同比多增,整体信贷结构有所改善。5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8.8%,处于荣枯线之下。5月数据显示经济复苏仍然较弱,宏观政策的必要性提升。
6月13日,央行进行2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90%,此前为2.00%。市场对此解读为“降息”。从历史上看,2019年以来,7天逆回购利率的下调,一般都对应着当月MLF利率的下调,以及LPR利率的可能跟随调整。而LPR是存贷款利率的主要参考或锚定指标。
我们认为此次的降息,主要的背景是在经济修复速度较弱的情况下,政策加力的体现,意在提振消费和投资信心。我们认为后续可以进一步关注稳经济增长的政策组合拳。
对银行的影响:
此次利率的下行直接影响银行息差,可能使此前预判的银行净息差企稳时间继续后移,预计延后到明年1季度。这也是银行近日表现较弱的原因。
但总体上,银行的息差压力不大。此次利率调整是基于存款端利率调整先行的存贷款双边利率共同下行。上周,六家国有大行集体下调活期存款利率和部分定期存款利率,股份行跟随下调。相较以前单边调整贷款端利率,政策环境对银行息差有所缓和。
另外,此次降息更多的还是从助力经济修复的目标出发,我们认为经济修复对银行业绩的助益,相较于净息差对银行的影响,是更为主要的。虽然短期银行有波动,但我们仍然看好银行攻守兼备,并且在中特估加持下的估值修复逻辑。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上文所提及的个股客观列示不作为推介。购买前请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定投非储蓄,不能规避基金固有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