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识别并赋能区域内具备技术创新能力与高成长潜力的企业,由毕马威联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长三角高端装备新质领袖榜单发布仪式”今日举行。
长三角依托坚实的产业基础、完善的创新生态及优越的政策环境,已成为我国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毕马威中国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项目主管合伙人徐海峰指出,从评选来看,长三角在高端装备领域优势显著:在G60科创走廊牵引下,形成以上海为龙头、苏浙皖协同共进的格局,各城市在细分领域集群化发展,资金支持与市场活力充足,但也面临技术突破瓶颈、市场竞争加剧及全球化不确定性等挑战,这些挑战同时也孕育着发展机遇。
本届榜单聚焦机器人、能源装备、低空经济、智能交通装备及其他新兴产业技术装备五大领域,从核心团队、技术产品领先性、市场商业布局、财务健康、市场影响力及未来规划六大维度评估企业。经多轮筛选、专家评审与实地调研,最终选出38家创新实力突出、发展潜力显著的企业,分“乾道领袖”与“长风启航”两榜,凸显长三角产业活力。数据显示,新兴产业技术装备赛道占比34.2%居首,集成电路装备研发企业占10.5%,机器人赛道以31.6%紧随其后。从企业年龄看,3-5年成立的企业占比34.2%,3年以内初创企业占10.5%,合计44.7%为新兴企业,表明区域产业生态能快速催生新生力量。上海因城市定位、产业生态及枢纽优势,上榜企业最多;苏浙皖合计占比近60%,印证“上海创新引领+苏浙皖高效协同”模式成效显著。
机器人是当前热门赛道,其发展呈现三大趋势:技术迭代加速推动机器人向多场景自适应演进,如具身智能技术提升环境适应力;商业化落地提速,轮式机器人因成本优势在物流、零售等领域广泛应用;政策驱动明显,“十五五”规划强调“具身智能”为未来产业关键,地方亦出台资金、税收及研发补贴等扶持政策。不过,该赛道仍存挑战:技术标准不统一(传感器接口协议不一致)、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不足(减速器待提升)、跨领域协作效率低(仅不足半数企业实现正资本回报率),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解决。
迈向“制造强国”,高端装备产业需突破关键瓶颈:一是攻克“卡脖子”技术,加快自主研发,摆脱路径依赖与低端锁定,规避脱钩断链风险;二是借数字化提升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中小企业需分阶段发展适配的工业互联网方案;三是利用资本市场优化资本结构,从单点突破转向“供应商-研发联合体-整机厂-终端用户”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四是制定国际化战略,把握出海机遇,提升供应链韧性。
在“十五五”规划强调发展未来产业背景下,“毕马威长三角高端装备新质领袖榜单”为观察区域产业创新动能与趋势提供关键参考,既是对优秀企业的肯定,也是区域产业活力的集中展示。
#沪指跌破3900点关口! 如何应对?##今年买基金赚了多少钱?##银行股逆势走强!行情逻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