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边是走低的利率,一边是热烈的牛市氛围。因此,不少投资者希望能够通过参与一些权益投资来获取超越存款的收益。
抱有这一期待的投资者,我们建议其在配置时,可以先从债券打底、转债增厚的低波“固收+”开始逐步升级,广发聚泰混合正是这样一只可以作为稳健底仓的基金。
一只合格的稳健底仓产品,胜率是不可忽视的指标之一。基金定期报告显示,广发聚泰混合在2015年成立以后的9个完整自然年度(2016年—2024年)里实现了连续正收益。与此同时,其成立以来年化回报达5.72%(截至8月18日,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广发聚泰混合的现任基金经理为宋倩倩,她从2021年9月16日起开始管理该产品。自其管理以来,宋倩倩采用“信用债+转债增强”的配置体系,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展现了不错的投资管理能力。
一、定位:稳健低波
宋倩倩在固定收益投资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擅长利率预期、期限结构配置、信用债精选等多种投资策略。目前她管理广发纯债、广发聚泰、广发安盈、广发景明等多只债券型产品,其中广发聚泰是其管理的“固收+”产品之一。
从基金合同披露的产品情况看,广发聚泰混合是偏债混合型基金,但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为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1%,由此可见产品的定位和投资目标是低波属性:锚定存款利率并增加1%收益增强,既提供了超越传统存款的吸引力,又保持了风险可控性。
广发聚泰混合自宋倩倩管理以来表现优异。从绝对收益角度看,广发聚泰混合在宋倩倩管理下表现优秀:任职以来累计收益率达15.70%,年化收益率3.79%,最大回撤仅2.35%,夏普比率1.83、卡玛比率1.61,各项指标表现出色,体现出广发聚泰混合波动较低、收益较优、收益风险性价比突出的低波“固收+”产品特色。(截至2025/08/18)
而相对收益和排名方面,考虑到该产品自宋倩倩管理以来未曾参与过股票投资,配置策略更偏向一级债基,因此比较时选取混合债券型基金(一级)指数进行比较。Choice数据显示,混合债券型基金(一级)指数的同期收益为4.68%,广发聚泰混合的超额收益比较突出。
在相对排名方面,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广发聚泰混合过去三年业绩回报为10.89%,在108只同类型的灵活策略绝对收益目标基金(A类)中排名第25位,排名前1/4分位,并获得银河证券三年期五星基金评价。
二、策略:纯债打底,转债增强
宋倩倩管理广发聚泰混合期间,在大类资产配置上专注于债券投资,不涉及股票配置;债券投资以信用债交易为核心,同时配置可转债资产以增强收益,即“信用债+转债增强”的配置。

根据基金定期报告披露的历史持仓看,广发聚泰自宋倩倩管理以来,债券投资占比始终保持在95%以上。对债券资产进一步分析,基金以高等级中短久期信用债作为底仓配置,搭配利率交易和可转债构建组合。
从上图看,宋倩倩较好地把握了这波可转债的投资机会,基金定期报告显示,宋倩倩在接手广发聚泰混合之后的初期有参与过一段时间的可转债,但2022年年底到2024年上半年,她未再参与这一资产。
在基金2022年四季报中,她表示,“在信用利差大幅走阔后,组合降低了转债仓位并置换为更有性价比的中短久期高等级信用债”。
直到去年下半年广发聚泰混合的定期报告中才又重现转债身影,并且在2024年四季度末,她果断放大了可转债仓位至6.97%。截至二季度末的最新转债仓位也有5.94%。
她在二季报中表示,“在信用利差处于低位,权益底部风险较为扎实的震荡环境下,我们相对更看好可转债的表现,预计转债将有一定估值抬升的机会,密切关注转债增厚的交易机会。”
此外,宋倩倩在债券配置上杠杆率约120%,久期控制在2年左右,策略偏稳健。主要考虑到每日开放式基金面临频繁申赎压力,需要优先保障流动性和资金安全。

根据iFind数据库统计,从广发聚泰的收益归因分析看,主要收益来源为票息收入,贡献10.55%。这与宋倩倩的投资观点高度一致——她认为信用债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稳定的票息收益,需要通过自下而上的信用研究挖掘配置价值,为投资者带来确定性回报。

三、结语
总体而言,广发聚泰作为低波“固收+”产品,以高夏普、高卡玛、低回撤、连续9个完整年度正收益的优异表现,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理想的底仓工具。
面对当前牛市氛围浓厚的环境,投资者更应保持理性,冷静审视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客观评估各类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适当配置“固收+”产品不仅能平衡投资组合风险,更能在市场波动中提供稳定收益支撑。
从长期投资视角看,“固收+”产品的稳健回报和良好体验,将成为投资者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基石。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广发聚泰混合(A类:001355,C类:001356)等产品的“压舱石”作用值得每一位投资者重视。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创作扶持计划#@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天天精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