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报披露完毕,生猪养殖行业二季度营收、利润迎来双增。我们认为,尽管猪价偏弱运行,随着成本把控能力不断提升,行业在头部公司带动下仍逆势实现盈利,未来行业盈利分化或成为常态。近期能繁母猪出栏开始下降,后续行业去产能趋势叠加“反内卷”政策持续深化,猪价表现或超预期。
Wind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生猪养殖行业营业收入1056.84亿元,同比增长15.60%,环比增加9.90%。受益于养殖成本下降带动利润改善,归母净利润83.09亿,同比增长18.27%,环比一季度增长6.93亿。同时,随着行业现金流改善、负债率下降、养殖利润向好,参与中期分红的公司也不断增加。
从基本面来看,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在2024年8月见顶之后,2025年以来整体呈现高位震荡回落。目前生猪产能依然处在小幅过剩状态,8月上市猪企生猪销量同比普增,而猪价同比普跌。我们认为,猪价偏弱运行,一方面是在控制生猪体重,国家着力优化生猪产能,引导体重下调;另一方面前期压栏的生猪在集中出栏,短期的价格压力也有助于产能控制。7月能繁母猪出栏开始下降,如果能够维持下降趋势,叠加“反内卷”政策的持续引导,后续猪价表现或超预期。
从“反内卷”政策来看,2025年二季度以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产能调控政策,主要聚焦于能繁母猪存栏量压减和二次育肥行为规范两方面。如7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要求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8月13日,中国畜牧业协会相关会议则围绕产能调控等实操要点,如调减100万头能繁母猪、减少二次育肥、管控出栏体重等展开深入探讨。当前行业已对禁止二次育肥等达成共识,多家企业也已吹响“反内卷”的号角,政策催化成为行业短期的核心观察点。
整体来看,今年猪价低波动之下,成本控制能力对行业盈利的影响巨大,当前头部企业仍能保持较高的头均利润。一方面,在当前猪价下,行业已迎来营收、利润双增。未来随着猪价上涨,利润增长将更为可观。另一方面,在行业未来波动整体降低的背景之下,企业间盈利分化或成为常态,核心在于成本控制能力和利润兑现度,我们看好头部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