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宣布,目前腾讯已经全面适配主流的国产芯片,并积极参与回馈开源社区。与此同时,软硬件协同全栈优化是腾讯云的长期战略投入,通过异构计算平台的软件能力,整合不同类型的芯片对外提供高性价比的AI算力。

这一消息意味着国产芯片生态建设获得重大突破,科技巨头在自主可控算力布局上迈出关键一步。
腾讯作为国内云服务与AI领域的头部企业,其技术路线对行业风向影响深远。此次适配国产芯片,将带动更多企业加速国产化进程,形成“头部引领-产业链跟进”的协同格局。而且,腾讯云异构计算平台已实现与寒武纪思元590、澜起科技津逮CPU、摩尔线程GPU等主流国产芯片的深度兼容。实测显示,适配寒武纪MLU590芯片后,推理性能达英伟达A100的85%,能效反超30%,国产芯片性能短板正被快速补齐。同时,腾讯云将搭载异腾芯片的AI服务器租赁价降至2.5万元月,较英伟达H20方案低20%,整体算力成本下降40%,还提升了供应链安全,降低对国外芯片的依赖。
这对国产芯片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像寒武纪、澜起科技等已进入腾讯供应链的厂商,订单量有望持续提升。云计算与服务器厂商,如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也将受益于国产芯片集群建设需求。
并且,随着腾讯智能体平台、混元大模型等AI工具链与国产芯片协同优化,会助力企业降低开发门槛,加速AI产业化落地,进一步拓展国产芯片的应用场景。
此前,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百度昆仑芯也斩获中国移动十亿元级大单。在AI算力需求全球爆发且英伟达芯片供应不稳定的背景下,国内芯片厂商迎来关键战略机遇期。
Ernstein研报预计,2025年国内AI芯片需求将达395亿美元,市场本土化率将从2023年的17%增长到2027年的55%。
从国产芯片的角度看,需求端有腾讯这样的巨头托底,后续的业绩增长和技术迭代都更有盼头。相信之后会有更多企业跟进,一起推动国产芯片的发展。
#存储芯片掀涨价潮!投资机会几何?#
#大科技全面回调!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