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日前有一件大事值得关注:全球瞩目的英伟达财报出炉了。英伟达第三财季营收为570.1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549.2亿美元,净利润为319.1亿美元,同比大涨65%,经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1.30 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25美元,Q3营收大超预期,华尔街共识预期约550亿美元,摩根大通预测超出550亿美元,英伟达实际成绩 570亿美元,不仅轻松超过了550亿美元的市场预期,也远超摩根大通的乐观预估。
黄仁勋坦言:“Blackwell的销售额超乎想象,云GPU也售罄。 计算需求在培训和推理中不断加速和复合——每一种都呈指数级增长。 我们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的良性循环。 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正在迅速扩展——随着更多新的基础模型制造商、更多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跨行业和更多国家。 人工智能无处不在,同时做所有事情。”
人工智能(AI)正以惊人速度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成为推动科技革命和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从惊艳世人的ChatGPT到不断迭代的Sora模型,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此前阿里巴巴秘密启动“千问”项目,基于自研Qwen大模型打造个人AI助手“千问APP”,直指ChatGPT的核心领地。这一动作不仅是阿里3800亿元AI基建投入后的战略落子,更标志着AI应用从“技术试验”迈向“全民普及”。#全球股市集体下跌 你怎么看?##科技热点摊开业啦#
海外方面谷歌发布Gemini 3.0,落地的首日就将其部署至谷歌搜索的AI模式、API接口等,而不是秀其优越的参数。谷歌现在务实了,更关注Gemini 3.0对营收的贡献。OpenAI也是如此,上周GPT 5.1正式发布,但是一张跑分对比图没有,而是默默地上线。
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将于2025年达到2.3万亿元人民币(35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中国AI市场发展迅猛,IDC预测2025年规模将超6900亿元,占全球30%-35%份额。这得益于政策支持、丰富场景及本土企业在CV、语音等领域的突破……
当谷歌 Gemini 大模型以 “多模态全能选手” 的姿态震撼全球 AI 领域时,A 股市场的 AI 产业链也随之掀起波澜。从底层大模型研发到营销、电商、办公等场景的深度落地,一批上市公司正借势布局,成为资本市场聚焦的 “AI 先锋军”。那么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该如何把握投资机会?
2025年10月30日我参加了天天基金的调研活动,这次邀请的是诺安基金的邓心怡,她为我们详细解读了当前市场的现状、AI的发展趋势以及基金运作情况。下面来给大家介绍这只近1年涨幅超70%的基金:诺安稳健回报混合C(002052),基金成立于2015年11月18日,目前基金A和C规模为17.60亿。
1、基金业绩。近1年投资收益72.45%,远超同类平均和沪深300指数,2025年以来收益不错,展现出强进攻性与超额收益能力,夏普比率2.40和性价比4.32处于前排,得益于基金经理积极布局在AI算力、模型、应用等,通过灵活配置在市场波动中持续增长。


2、基金持仓。基金集中于科技领域,聚焦AI产业链核心环节,行业分布均衡布局AI算力、大模型、应用软件及终端硬件等细分领域,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近60%,分必为灿芯股份、芯原股份、杰华特、寒武纪等。

3、基金经理。邓心怡,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后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材料科学硕士,并在沃顿商学院深造MBA课程。曾任职于中国对外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从事投资研究工作。
她于 2020年11月加入诺安基金,起步即担任研究部副总经理。凭借其出色的表现,她在约两年后升任研究部总经理,并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部门负责人之一,之后更是进入公司的股票投资决策委员会,翻阅她的公开资料和历史演讲以下信息值得关注:

首先是她的核心投资理念。她以深厚的产业研究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将宏观、中观、微观紧密结合的动态投资系统,与时代脉搏共振,与产业先锋同行,坚信AI大模型的阶跃式迭代是科技产业最核心的驱动力。
其次是她的投资方法论。1、宏观定方向:分析宏观经济与政策周期,预判科技股行情的节点。2、技术判拐点:以AI模型迭代为核心指标,动态调整硬件、应用等环节的配置。3、数据验逻辑:跟踪高频产业数据和学术论文,前瞻验证投资逻辑。
总之就是以前瞻性产业趋势研判为核心。此外在压力测试中,她的方法论也在不断进化。例如,她建立了 "非共识机制" ,在季报复盘时必问"当前产业的最大分歧"是什么,以规避群体性认知误区。
再次是她的组合策略。1、选股标准。她采用终局评估法,即评估企业未来的潜在市值和业绩规模,并参考海外同类成熟公司进行中性估值,这有助于在市场波动中保持信心。同时她积极挖掘市场的“预期差”,重点关注当前市场认知尚不充分的领域,例如国产算力的真实需求、AI赋能千行百业带来的价值重估、以及AI时代必将催生的新交互终端。
2、组合管理。她的持仓风格是动态调整的,会根据技术发展阶段主动调整组合结构,持股周期相对较短,换手较为积极。对于科技股固有的高波动,她认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本身就是最好的安全边际。她会冷静分析波动的来源(是技术变化、定价偏差还是短期情绪),并视波动为投资机会。
最后是她的风险控制。邓心怡表示,我们通过“三层过滤”控制回撤:一是持仓分散于AI细分领域。二是动态调整仓位应对技术拐点。三是严格评估市值空间,例如当个股PS超过15倍时逐步减持。 科技股的广阔空间本身就是最好的安全边际,通过精选个股和深入产业跟踪应对波动。
此外邓心怡将AI大模型的迭代进程视为整个产业链的"总开关"。她会根据模型发展的不同阶段(预训练、强化学习、应用期),动态调整投资组合的重心。比如,在模型预训练阶段,会重点关注算力硬件,当模型进入应用期,则会转向场景化落地的投资机会。
她的团队会研读前沿学术论文,并利用"论文到应用"大约6个月的转化窗口期来进行前瞻布局。同时她会建立包括Token调用量、算法效率等在内的高频指标跟踪体系,用以验证投资逻辑并在必要时及时调整。本次调研活动中,邓心怡系统阐述了其AI投资框架的核心逻辑,并分析了主动管理型基金在科技赛道中的独特优势。
1、AI产业的核心驱动。模型阶跃与生产力杠杆。邓心怡将AI的本质定义为“生产力杠杆”,其价值在于通过数据撬动激活新的生产方向。而这一杠杆的强度,直接取决于大模型能力的阶跃式迭代。“
每次模型发生重大突破,就像点亮一盏灯,照亮此前未被开发的应用场景。”她以2025年谷歌Genie模型为例,指出其文生世界能力的提升直接催生了沉浸式游戏、交互短剧等投资机会。
基于此,基金的投资框架紧密围绕模型迭代展开。1)下游应用侧:模型能力点亮新场景时,优先布局估值合理、市场空间明确的标的。2)上游算力侧:新算法驱动新硬件需求,重点跟踪芯片架构迭代、集群规模变化。3)终端硬件侧:关注模型能力向物理世界的延伸,如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等。
主动管理的优势。应对不确定性,捕捉真成长。科技行业技术路径多变、赢家通吃效应显著,被动投资难以规避技术落伍或生态失败的企业。邓心怡认为,主动管理的核心优势在于三点:
首先,通过深度研究识别技术真伪。如2024年国产算力概念股普涨时,团队通过产业链调研发现部分企业缺乏实际流片能力,从而规避了“伪国产化”陷阱; 其次,动态调整持仓应对技术拐点。
再如2024年底基于GPT-01的思维链特性,提前布局ASIC芯片企业; 最后,跨市场比较优化估值定价。基金参考海外龙头(如ServiceNow的PS估值)为国内标的定价,避免盲目追高。
国产算力的突围。生态闭环与结构性机会。邓心特别强调,国产算力的突破已从“可用”走向“好用”。2025年7月,国内大模型公司联合发起跨芯片平台生态联盟,标志着模型-芯片-应用闭环初步形成。
DeepSeek最新版本已针对国产芯片优化推理效率,这意味着国产算力的需求天花板将被打开。”她认为,市场对2026年国产算力需求的预期仍偏低,尤其是ASIC芯片在成本效率上的优势尚未被充分定价。
此外邓心怡还表示AI投资的主要风险是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比如若模型能力长期停滞,部分应用场景可能无法商业化。此外地缘政治、行业监管等外部因素也需关注。AI板块估值高低需结合成长性判断。当前AI企业收入增速普遍在50%以上,而海外龙头如OpenAI年化收入已突破百亿美元,说明商业化落地并非空谈。
总而言之,邓心怡是一位投资风格鲜明、能力圈清晰的基金经理,深耕人工智能AI产业链,通过高集中度持仓和灵活资产配置,为持有人攫取了不错的超额收益。诺安基金作为国内知名的基金公司之一,整体背景和实力雄厚。我已经将这只基金加入自选并投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择机关注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