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今年以来,AI产业的浪潮席卷全球,而伴随着国产算力生态的逐步成熟,市场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曾经困扰行业的“算力瓶颈”是否正在被打破?中国AI企业能否在全球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在这场科技与资本共振的大时代中,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理性布局,不错失产业红利?
一、国产算力崛起:从“卡脖子”到“生态闭环”
在过去,国内大模型训练高度依赖英伟达等海外芯片,推理效率与成本控制始终是痛点。然而,2025年成为关键转折点。7月的人工智能大会上,国内主流模型公司联合发起“跨芯片平台模型生态创新联盟”,标志着国产算力生态初步打通。
正如诺安基金邓心怡在路演中指出:“国内模型-芯片-应用形成的闭环已经建立,各环节的商业空间与估值体系正迎来系统性修复。”从8月起,国产芯片设计公司率先启动估值修复,9月延伸至制造链。这意味着,国产算力不再只是“替代选项”,而是成为“竞争力选项”。
二、AI投资新逻辑:从算力到应用,从主题到产业
随着模型能力的阶跃式迭代,AI投资的主线也在不断演进。邓心怡强调,每一次大模型的突破,都会点亮新的下游应用方向,同时催生新一轮硬件投资周期。
例如,2025年上半年谷歌Genie模型的发布,激活了沉浸式交互娱乐场景,推动游戏板块走出低谷;而GPT-01带来的“思维链”能力,则让ASIC等定制化芯片站上风口。
“我们不再简单追逐热点,而是围绕模型迭代,系统性地布局受益方向。”邓心怡表示。在她管理的诺安稳健回报混合C(002052) 中,配置结构随产业变化动态调整,既捕捉主题机会,也深耕产业趋势。
三、三大预期差:哪些机会被市场低估?
尽管AI板块热度不减,但邓心怡指出,当前市场仍存在三大预期差,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应用端:AI并非“吞噬一切软件”,而是重塑那些拥有独特数据和行业工作流的企业级软件公司。它们有望从“卖席位”转向“卖结果”,打开商业空间。
算力端:国产化与ASIC是结构性占优方向。随着推理需求爆发,定制化芯片的性价比优势将愈发凸显。
终端端:机器人、智能眼镜等新硬件正从概念走向量产,封闭场景下的商业化落地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关键催化剂。
四、诺安稳健回报:在变化中寻找确定性
作为一只聚焦AI产业链的灵活配置基金,诺安稳健回报混合C(002052) 不追求短期热点,而是通过深度产业研究,在模型迭代与硬件升级中寻找确定性机会。
邓心怡坦言:“我们不把回撤控制作为直接目标,而是通过严格评估公司市值与基本面的匹配度,自然实现组合的稳健性。”例如,在今年5月DeepSeek主题炒作高潮时,基金基于PS估值体系逐步兑现收益,成功规避了后续调整风险。
五、写在最后:AI浪潮中,如何与时代共舞?
科技投资从来不是一场赌局,而是一场认知的较量。当前,AI产业仍处于快速迭代的早期阶段,变化中蕴藏着无数从0到1的机会。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盲目追逐波动,不如借助专业力量,在产业趋势中寻找可持续的成长路径。
正如邓心怡所说:“只要AI产业保持高速发展,机会总体上就大于风险。”而如何在这场科技长跑中保持节奏、控制风险,正是诺安稳健回报混合C(002052) 努力为投资者解答的命题。$诺安稳健回报混合C(OTCFUND|002052)$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有风险,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法律文件,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投资。$诺安稳健回报混合A(OTCFUND|0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