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今年ai主题在大涨后出现调整,ai主题后续的走势受到投资者关注;2025年4月17日我参加了景顺长城基金经张仲维的调研,下面来给大家介绍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A (000411)。欢迎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2025年AI产业投资价值深度解析
一、产业周期:商业化路径日益清晰
2025年标志着我国AI产业从"概念驱动"向"价值创造"的转型元年。随着国产大模型在复杂推理与多模态交互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行业正式进入"业绩兑现"验证期。资本市场关注重点已转向商业化落地能力与财务指标的可持续性。
从全球技术创新周期观察,AI产业正处于"技术突破-场景渗透-价值转化"的关键传导阶段。参照移动互联网发展规律,当前阶段与2012-2014年智能终端应用爆发前夜具有相似性。国内终端计算设备、专用芯片、智能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已显现需求拐点,行业领军企业通过数据资产积累与用户场景深耕构建竞争壁垒,盈利模式逐渐明朗。权威人工智能指数一季度18%的涨幅及跟踪基金规模近4倍的扩张,印证了市场对产业价值的重新定位。
二、结构性机遇:核心赛道与自主化进程
算力基础设施:确定性最强的资本聚焦点
AI算力需求呈现几何级增长,自主化进程推动产业链重构:
• 核心硬件:国产算力芯片在主流测试中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实现跨越式提升。光通信模块、热管理组件等关键配套领域成为机构重点配置方向。
• 算力网络:国家级工程构建起八大区域枢纽,形成算力资源统筹调配体系,显著提升产业链安全系数。
智能终端设备:人形机器人实现关键突破
作为AI技术集成载体,人形机器人正迎来产业化临界点:
• 技术突破:先进视觉语言模型与开源机器人操作系统等技术革新,推动制造成本下降与场景适应性提升。
• 政策支持:国际性行业赛事举办与专项扶持政策出台,形成"技术创新+产业培育"的协同发展格局。
• 市场前景:人形机器人概念在主流行业指数中的权重突破50%,相关指数半年内涨幅超80%,反映资本对新兴终端的价值认可。
边缘计算与小模型:降本增效驱动应用普及
开源技术革命大幅降低模型部署成本,推动AI应用向垂直领域渗透:
• 行业应用:金融、医疗、教育等场景定制化模型快速崛起,以高效能比实现专业任务处理,商业闭环周期明显缩短。
• 消费终端:智能穿戴设备与家用物联网产品加速迭代,用户日均交互时长突破两位数,消费级市场黏性逐步形成。
三、风险变量:动态平衡中的投资策略
估值分化与业绩验证压力
当前AI板块估值水平显著高于科技行业均值,部分应用层企业仍处投入期,需关注半年报窗口期的业绩兑现压力。
技术演进与生态竞争
• 模型层博弈:国际领先企业与国内头部厂商的技术竞赛可能重塑应用生态,缺乏数据资产的企业面临出清风险。
• 入口争夺战:互联网平台把控核心用户入口,独立AI应用的市场突围难度高于海外生态。
四、未来展望:开启新质生产力时代
AI产业周期规模有望超越移动互联网浪潮。随着技术外溢效应显现,投资逻辑将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革新"。建议投资者以产业升级视角进行中长期布局,利用组合工具管理波动,重点关注AI与传统产业融合带来的价值重构机遇。
第二部分:科技主题投资选择主动管理型基金相比被动指数基金具有哪些优势?
科技主题投资选择主动管理型基金相比被动指数基金具有显著优势,其核心逻辑源于科技产业的独特属性和主动管理的适配性。以下从四个维度展开深度分析:
一、动态调整能力应对非线性产业变革
科技行业技术迭代快、创新周期短、细分赛道分化显著的特征,要求投资工具具备快速响应能力。主动管理型基金可通过灵活调仓捕捉产业非线性机会,例如部分头部基金在生成式AI技术爆发前已提前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并在技术扩散阶段转向应用端设备供应商。而指数基金受制于固定调仓周期和成分股调整规则,往往难以快速响应技术突破或商业模式变革。以半导体国产替代周期为例,当政策红利与产业突破形成共振时,主动基金可通过前瞻增持设备材料龙头捕获早期红利,而相关科技指数受成分股调整滞后性制约,容易错失最佳介入时点。
二、专业投研体系挖掘结构性Alpha
科技股业绩分化程度远超传统行业,细分领域内个股收益差异可能呈现数量级差距。主动管理通过深度产业链研究,可规避技术路径失败、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等"伪科技"陷阱。数据显示,主动科技基金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通常显著高于指数基金,这种超配核心资产的策略本质是通过精选硬核标的获取超额收益。部分绩优基金通过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在半导体设备、工业软件等细分领域建立认知差,其超额收益源于对技术壁垒、国产化节奏的深度把握,而非简单押注行业Beta。
三、风险控制机制缓释科技股高波动
主动基金可通过动态仓位管理和跨细分行业对冲降低组合波动性。在科技指数经历剧烈回撤的阶段,优质主动管理人往往通过三项措施平滑净值曲线:一是主动规避交易拥挤度过高的泡沫化标的;二是通过布局技术代际差异明显的细分赛道实现风险分散;三是适时增配现金流稳定的科技服务类资产形成防御缓冲。这种主动风险调节能力,使头部科技主题基金在维持科技股高弹性的同时,展现出优于指数的抗波动特征。
四、产业级视野实现前瞻布局
顶级科技基金通常构建具备产业背景的投研团队,形成对技术演进、供应链变迁的穿透式认知。这类团队能够基于产业经验预判技术商业化拐点,在共识形成前重仓布局潜在龙头。例如在贸易摩擦初期,部分基金已基于对供应链安全逻辑的深刻理解,提前两年布局国产替代主线;在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主动管理团队通过实地调研核心零部件厂商,较市场认知提前三个季度捕捉到供应链机会。这种产业级视野带来的前瞻性,使得主动基金能够突破市值、流动性等传统选股框架的限制。
结语
尽管指数基金具有费率低、风格透明的优势,但在技术颠覆常态化、产业竞争格局剧变的科技领域,主动管理型基金凭借动态调整、Alpha挖掘、风险控制和前瞻布局四大能力,更适配科技投资的高弹性、高不确定特征。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具备产业认知壁垒的主动管理团队,本质上是通过专业机构突破个人投资者的信息滞后性和研究深度限制,在科技投资的非稳态博弈中建立认知差优势。但需注意,这种优势的兑现依赖于管理人对技术趋势的持续跟踪能力和纠错机制的有效性,投资者应从投研体系完备性、历史调仓逻辑一致性等维度进行穿透式评估。
第三部分: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A的深度测评
作为深耕科技成长赛道的主动权益基金,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A凭借鲜明的投资风格与扎实的Alpha创造能力,展现出独特的投资价值。本文从多维度拆解其核心竞争力:
一、基金定位:聚焦科技硬核创新,构建动态产业级投资组合
该基金定位为通过深度产业链研究捕捉科技成长红利,重点布局半导体、通信、AI算力、消费电子四大核心领域。从2024年四季报数据看,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56.3%,覆盖光模块新易盛7.2%、存储芯片兆易创新6.52%、AI芯片寒武纪6.46%等硬核科技领域,形成算力基建+应用终端的哑铃型配置结构。相较于被动型科技指数基金,其配置更强调产业链纵深布局,例如在半导体领域同时覆盖设备拓普集团5.03%、设计兆易创新、封装沪电股份6.47%等环节,形成产业链交叉验证的投资逻辑。
二、业绩表现:长期超额收益显著,短期波动性突出
截至2025年4月21日,基金成立11年累计回报112.22%,超越沪深300指数的62.44%。

分阶段看:
• 绝对收益维度:2024年净值增长32.15%,跑赢业绩基准14.32%达17.83个百分点;2025年技术突破期间,近6月收益52.94%,显著高于中证科技50指数的34.6%
• 风险调整维度:近三年夏普比率0.5566,处于同类前12%分位,但最大回撤37.06%高于同类平均,呈现高弹性高波动特征
• 同业对比:在标准股票型基金中,近一年收益排名前22%,近1、2、3、5年同类排名都是优秀,但近三个月因科技板块调整滑落至后15%,凸显行业贝塔对业绩的强牵引 .

其中现任经理任职以来,涨幅20.27%,大幅跑赢沪深300资深的4.19%。

三、基金经理能力解析:全球视野下的科技产业捕手
张仲维的投研能力历经多轮科技周期检验:
行业趋势预判能力
在公募基金任职期间,提前布局某新兴消费电子产业链,精准捕捉相关龙头企业3-5倍收益区间;管理的某混合型基金任职回报达160.61%。加入头部资管机构后,在生成式AI技术爆发前完成赛道切换,对光模块领域龙头的布局领先市场认知2个季度。
科技股研究框架
构建"全球技术演进路径+本土产业链验证"双因子模型。典型研究案例包括:分析某AI芯片企业时,既追踪国际领先架构的技术路线图,又结合国产替代政策强度与头部科技企业的生态协同进行多维验证。其组合中,7只核心标的获机构投资者40%以上持仓覆盖,形成专业资金共振效应。
组合配置策略
采用"主轴+卫星"立体配置体系:以50%核心仓位锚定算力基础设施等确定性趋势,辅以技术迭代期的边缘计算、车用芯片等潜在爆发领域。该结构在2024年半导体周期回调中,通过增持某通信设备龙头5.71%仓位,有效对冲市场波动。
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季度持仓迭代模型,通过20%-30%的仓位轮换应对技术范式变迁。经典操作包括:2024年预判存储芯片价格走势,将相关持仓比例从12%降至6.5%,同步增持AI推理芯片标的,成功规避行业性估值回调风险。
当前组合行业布局:重点配置于通信科技、半导体设计、电子元器件三大领域,构建覆盖硬件全链条的投资矩阵。

当前持仓的10大重仓股:

包括多家科技公司,合计56.3%,比较集中。从平均市盈率来稍高于同类,但科技股主要看未来增长。

四、风险控制:双重安全边际下的主动管理
基金通过三重机制缓释科技股高波动:
估值锚定体系
构建PE-G动态筛选模型,对算力领域设置未来两年复合增速≥30%且动态市盈率<40倍的双阈值标准,2024年据此规避多只高估值概念股风险。
产业链周期配置
在半导体设备及材料领域实施景气轮动策略,通过龙头企业的交替配置实现收益互补。2024年相关标的表现差异达28%,有效平滑组合波动。
弹性仓位管理
设置75-92%的股票仓位区间,在2024年二季度科技板块拥挤度触及历史90分位时,主动降仓至78%并提升现金比例至12%。
近1年最大回撤30.77%,高于成长赛道股票基金均值21.44%,呈现高收益高波动特征。
五、主动管理能力验证
相较于被动跟踪型产品,该基金展现显著超额收益能力:
收益维度
2023-2024年累计收益58.13%,超越基准科技指数23.6个百分点
风险调整后收益
近三年信息比率1.82,高于同类科技主题ETF的0.93和1.12
行业配置策略
通信设备超配22.74%(基准9.2%),新能源低配5.58%(基准15.3%),精准捕捉算力革命机遇
六、配置价值分析:科技与主动结合
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长期看好科技周期的投资者。核心优势在于:
产业认知深度
投研团队5人具备硬科技产业背景,技术商业化判断领先市场6-9个月
全球信息优势
基金经理团队具备独特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
策略差异化
独创"硬件迭代+应用渗透"双主线,平衡主题投资与赛道布局风险
需关注:近三年年化波动率28.7%高于同类均值23.4%,机构投资者占比从52%降至40.74%,反映部分专业资金对科技估值存在分歧。建议采用定投策略,利用波动特性降低持仓成本,把握技术革命长期红利。
四、本次调研分享的信息:
1、科技资产重估机遇
当前全球AI相关资产(涵盖A/H/美股)经历深度回调后,估值已具备吸引力。
2、AI产业链配置方向
聚焦算力革命全链条,覆盖晶圆制造、芯片设计、数据中心基建及终端应用场景。
3、回调布局时点
近期AI领域回调提供建仓机会,科技资产已调整至合理估值区间。
4、资本开支周期
国内产业资本支出仍处于初期阶段,长期成长逻辑未被充分定价。
风险提示:本文为个人看法,不作为投资建议,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A (000411)是股票型基金,,风险等级为r5,比较适合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
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天天精华君 @景顺长城基金,@今晚吃鸡2018 ,@天咨操盘君 ,
$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A$ $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