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在过去几轮科技股行情中,新的技术进步会带来产业的变革,而产业趋势映射下的主线行情的持续性和涨幅空间都比较大。与当前在产业叙事上可比的2010年、2013年行情,整体上涨区间可达200 - 300个交易日。本轮基于AI崛起的科技股行情进程还有较长时间,说明科技行业投资具有较大潜力。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介绍,将加大支持科创的金融产品供给,资本市场支持科技企业不仅只有上市一条路,债券、可转债、优先股等都可以有所作为,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资本市场服务。AI手机、AI电脑、AI服务器等产品,随着各行业AI渗透率的提升、更多垂直应用加速落地,在基本面和政策环境的双重驱动下,这些硬件产品所在的产业链有较好的投资机会。
AI投资涵盖生成式AI、AI智能体、专有AI模型、算力基础设施等不同领域。其中,生成式AI在文本生成、图像生成、视频生成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而AI智能体的商业化条件也逐渐成熟,成为2025年的投资热点之一。AI视频制作已成为大热领域,AI降低了视频制作的门槛,让普通人也能制作出百万爆款内容,并通过平台获得广告费、流量费等收入。长期来看,内容创作门槛降低,个体创业机会增多。
融资热点行业中,电子信息、医疗健康和先进制造三大领域脱颖而出,2024年这些领域新增融资事件数量占据整体比重的72.58%。国内行业竞争激烈,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出海。跨境电商、海外游戏、小说等领域都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知识IP也能在海外平台实现内容输出,赚取美金流量费。
随着经济放缓和社会压力增大,大家对心理健康和情感支持的需求越来越大。心理咨询、情感聊天室、命理占卜等服务火了,专业人士可通过线上平台提供这些服务盈利。同时,知识付费也迎来机会,像减肥、AI视频制作、摄影等技能提升课程需求大增,普通人可以在平台发布课程,吸引流量并转化成私域流量来盈利。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健康产业需求激增,AI技术正在推动个性化健康管理和在线健康咨询,成为创业新机会。同时,单身经济崛起,单身人群消费力强,AI正在满足他们的生活和情感需求,像智能宠物、单身食材配送、情感服务等领域迅速兴起。
骑牛看熊认为2025年AI科技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1. 算力基础设施与核心技术突破
光模块、液冷技术、GPU/HBM:随着AI应用爆发,算力需求激增,光模块、液冷散热技术及高带宽内存(HBM)成为确定性方向,相关企业如维谛技术、英维克、寒武纪等值得关注。
国产AI芯片替代:中国加速推进半导体自主可控,国产AI芯片厂商(如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在性能和生态上加速追赶国际巨头,有望实现国产替代。
量子芯片与ASIC芯片:量子计算与专用芯片(ASIC)在安防、网络通信等领域潜力巨大,如云天励飞、中国长城等企业布局相关技术。
2. 垂直行业应用场景深化
医疗健康:AI在医疗影像诊断(如肺结节筛查)、个性化健康管理及在线咨询服务中的应用加速落地,医疗AI硬件及服务提供商迎来增长机遇。
工业与智能制造:AI驱动的智能工厂、工业机器人(如灵宝CASBOT的B端应用)及制造业数字化升级需求旺盛,传统行业智能化改造空间广阔。
消费与零售:智能终端(折叠屏、VR/AR设备)创新、跨境电商出海及AI驱动的个性化推荐系统成为消费领域新增长点。
教育与娱乐:AI教育硬件(如编程课、儿童AI课)市场规模预计达165亿元,虚拟现实游戏、智能棋盘等娱乐产品需求增长,AI工具(如小魔推)降低内容创作门槛。
教育领域AI应用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政府政策的推动使AI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关注,2025年,AI教育硬件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65亿元。与此同时,AI编程课、儿童AI课等课程也非常火爆,教育从业者可通过线上平台发布课程获得稳定盈利。
在智能娱乐领域,AI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从AI虚拟现实游戏到智能棋盘,AI驱动的娱乐产品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短剧、虚拟直播等内容通过AI技术快速生成,成本低而播放量高,成为吸引流量和广告收益的热门方向。
3. 区域政策与全球化布局
中国智慧城市与制造业AI:国家主导的AI战略聚焦智慧城市和制造业升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核心投资区域。
欧洲合规驱动的创新:欧洲通过《人工智能法案》等法规建立信任,合规技术(如数据隐私保护)和本土化AI服务具潜力。
美国商业化与风险投资:美国注重AI商业化落地,生成式AI、垂直应用(如金融、广告)及早期初创企业受资本青睐。
4. 新兴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
生成式AI与多模态应用:文本、图像、视频生成技术持续突破,AI智能体(Agent)在办公、财务等场景落地,豆包链(端侧硬件及生态应用)成新方向。
具身智能与机器人:机器人领域需结合具身大模型与虚实结合训练,灵宝CASBOT等企业布局工业、应急救援等场景。
AI+出海与全球化:中国AI技术出海至东南亚、中东等市场,跨境电商、内容创作(如虚拟直播)及本地化运营服务需求增长。
5. 投资策略与标的关注
价值投资与低估公司:关注被市场低估的AI产业链企业,通过深度挖掘等待估值修复,如榕树投资的“买小买新买硬”策略。
科技巨头生态合作:与谷歌、英伟达等巨头合作的企业(如沐曦GPU适配DeepSeek)可共享技术红利,生态链投资价值凸显。
并购重组机会:AI领域并购活跃,欧洲企业占比超1/3,关注医疗、半导体等细分赛道的并购标的。
2025年AI投资需兼顾技术迭代与场景落地,重点关注算力基建、垂直应用、区域政策红利及新兴商业模式。投资者可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布局确定性高的核心技术或高增长潜力的细分赛道,同时关注全球市场动态及政策变化。
近期科技板块跟随大盘出现一定幅度回调,但背后原因一是部分资金的获利了结,二是“4月决断”窗口临近,并非投资逻辑的重大改变,科技仍是2025年的投资主线之一,且当前回调有利于这波科技行情走得更长久。
对于普通投资者,更建议选择科创综合指数。科创板定位服务符合国家战略、有关键性技术突破、受市场认可的科创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等新兴行业,没有金融、地产等传统行业。一个指数几乎将整个科创板打包,省去开通科创板权限和选股的麻烦。
投资者采用定投方式投资科技行业,从中长期看科技仍有可为,但难以确定当前是否绝对到底部,定投可以帮助摊平持有成本,抓住在相对底部的投资筹码。同时,对于科技投资,止盈非常重要。
骑牛看熊认为基金经理张仲维的经历和投资风格,值得大家一起来学习:
1.丰富的从业经验
张仲维拥有十几年的从业经验,2010 年加入台湾元大宝来基金,2013 年来到中国大陆,先后加盟华润元大、宝盈基金,2023 年加入景顺长城基金。在近 10 年的公募基金投资生涯中,他获得了较好的投资业绩,如自 2023 年 11 月 7 日开始管理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基金,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该基金 A 份额 2024 年回报率为 32.15%(同期业绩基准为 14.32%)。长期的从业经历使他积累了大量应对不同市场环境的经验,能够更从容地面对市场变化,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2.聚焦科技产业研究
他入行以来一直聚焦科技产业研究,科技产业是台湾经济结构的重要部分,他从入行就接触到如台积电这样在科技产业有重要地位的公司。这种长期对科技产业的关注和研究,使他对科技行业的发展规律、市场动态有深入的了解,能够敏锐捕捉到科技产业的投资机会。例如过去十几年中,他精准把握了苹果带来的智能手机供应链、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后的国产半导体供应链以及特斯拉带来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等投资机会。
3.深度基本面研究与产业链把握
张仲维采用价值投资方式,非常重视深度的基本面研究,尤其关注产业链。亚洲科技企业主要处于全球供应链的制造环节,他通过把握科技产业趋势,找到相关供应链环节的投资机会。虽然预判产业趋势困难,但他每月认真跟踪行业数据,根据数据变化调整产业判断,这使他能更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发现潜在的优质投资标的。
4.精选高质量公司
他不做赛道投资,而是在中观科技产业趋势下挑选有业绩的高质量公司。他要求公司有真实的业绩增长,能体现出超越同类公司的竞争力和定价能力。这种精选公司的方式可以避免投资低质量公司,提高投资的成功率和回报率。
强调“非赛道投资”,要求标的具备真实业绩增长、超越同行的竞争力和定价能力。例如,他长期持有某PCB龙头公司,从80亿市值持有至400亿市值,赚取5G产业链盈利增长。
5.长期持股
与市场对科技股基金经理的普遍认知不同,张仲维持股周期较长,很多公司都持有数年。如他曾在 2018 年成为某 PCB 龙头企业的第一个机构投资者,从80亿市值一直拿到 400 亿市值才开始兑现盈利,赚到了该企业在 5G 产业链中的盈利高增长。长期持有优秀公司不仅能赚到企业盈利增长的钱,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滑科技股的高波动风险。
科技股高波动特性下,通过长期持有(平均持股周期数年)获取企业盈利增长收益,而非短期交易。例如,他管理的景顺长城优质成长基金2024年回报率达32.15%,显著跑赢基准。
6.台湾与大陆双市场积淀
张仲维早期在台湾元大宝来基金从事电子行业研究,深度参与半导体产业周期,对台积电等全球供应链龙头企业的商业模式有深刻理解。2013年加入A股市场后,他将台湾的产业研究经验与大陆市场结合,成功捕捉了智能手机(苹果供应链)、国产半导体(中美贸易摩擦驱动)、新能源汽车(特斯拉供应链)等多轮科技产业机会。
7.全球化产业趋势洞察
通过跟踪海外科技巨头(如英伟达、特斯拉)的动态,结合A股供应链企业的技术迭代与订单变化,形成“全球趋势+本土化验证”的投资逻辑。例如,他通过英伟达月度数据解读,提前布局CPO(光电共封装)等非共识机会。
基金经理张仲维的核心优势在于跨市场经验赋予的全球视野、深度产业链研究框架、高频动态跟踪能力,以及对科技产业“跟随龙头客户创新”规律的深刻理解。其投资组合兼具长期成长性与风险分散性,尤其在AI、半导体等高景气领域具备显著Alpha捕捉能力。
骑牛看熊比较看好并持有基金经理张仲维的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A(000411),它是一只聚焦成长股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其持有体验和优势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一、持有体验特点
1.短期波动与长期潜力并存
基金在2025年初曾出现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达8.3%,反映短期市场波动风险。但长期来看,基金重仓科技成长板块(如新易盛、兆易创新等),契合产业升级趋势,具备长期增长潜力。
近1年收益率超过15%,近2年收益率超过7%,近5年收益率超过32%,抗波动能力较强。成立以来累计收益超过110%,重仓股如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等兼具稳定性与增长潜力。
2.行业配置集中度高
投资组合中78.92%集中在制造业(如半导体、新能源),8.41%布局信息技术,行业集中度较高,可能带来行业轮动中的收益弹性,但也需承担单一行业风险。
3.流动性便利
基金销售渠道持续扩展,新增华夏银行、东莞银行等代销机构,支持定投、转换等灵活操作,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
二、核心优势分析
1.明确的投资策略
自下而上选股方式,注重个股挖掘,通过基本面分析选择盈利能力强、成长空间大的企业。
动态资产配置:结合宏观经济模型(MEM)调整股债比例,控制系统性风险。
2.管理团队实力
基金经理张仲维拥有国际金融背景(台湾政治大学硕士)及多年科技行业研究经验,2023年接管后推动持仓向高景气赛道倾斜。
景顺长城基金公司连续多年获评金牛奖,投研体系成熟,风控能力较强。
3.风险控制工具
基金提供“未来一年相对亏损概率”评估指标,帮助投资者量化跑输沪深300指数的可能性,辅助决策。
4.费率优化
参与代销机构(如中欧财富)的申购费率优惠活动,降低投资成本。
三、适合投资者类型
风险承受能力较强:适合能接受短期波动、追求长期科技成长红利的投资者。
行业偏好明确:对半导体、通信、新能源等领域有信心的投资者可通过此基金布局。
定投策略用户:可通过新增代销渠道的定投功能平滑成本。
四、投资策略优势
资产配置科学:该基金依据定期公布的宏观和金融数据以及投资部门对于宏观经济、股市政策、市场趋势的综合分析,运用宏观经济模型(MEM)做出对于宏观经济的评价,结合基金合同、投资制度的要求提出资产配置建议,经投资决策委员会审核后形成资产配置方案。这种科学的资产配置方式有助于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合理调整资产比例,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的稳定性。
股票投资策略合理:股票投资主要遵循自下而上的策略,能够深入挖掘具有优质成长潜力的个股,从企业基本面出发,挑选出具有核心竞争力、良好业绩增长预期的公司进行投资,有望为基金带来较好的回报。
该基金开通了定投业务和转换业务。定投业务可以帮助投资者通过定期投入资金,平均成本、分散风险;转换业务则方便投资者在不同基金之间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
如果您是短期投资者,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较高,且难以承受较大的损失,鉴于该基金近期的波动情况,建议谨慎买入或等待市场趋势更加明朗时再做决策。
如果您是长期投资者,看好通信、半导体等行业的长期发展,并且能够承受基金净值短期波动带来的风险,那么可以考虑适当买入。
#食品加工持续发力,大消费领涨!##沪指八连涨,神秘资金托举,什么信号?##英伟达H20遭限购!中国芯圈能否突围?##华尔街上调黄金目标价至3700美元##美股暴跌!鲍威尔发声:优先控通胀##DHgate在美国火了,苹果排名飙升至第二##美国调查芯片药品进口安全,影响有多大?##关税扰动A股?十大券商紧急献策##A股强心剂来了:千亿增持加大力回购##贸易壁垒或助力国产芯片加速替代##“四月决断”如何操作?##财政部5000亿注资四大行!市场影响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