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2025年AI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持积极态度,DeepSeek的出现使国内AI产业趋势和基本面逻辑呈现积极变化。随着各行业AI渗透率提升以及更多垂直应用加速落地,在基本面和政策环境双重驱动下,AI有望穿越短期拥挤交易,中期成为市场主线聚焦方向。
在应用端,看好办公、财务、营销等场景Agent的落地,以及豆包链端侧硬件厂商及生态应用厂商投资机会;同时关注国产AI芯片厂商,国内下游客户加大国产采购,国产第一梯队厂商在性能、生态、产能上加速追赶,新一代主力产品未来有望实现替代。
从技术创新角度,AI在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及智能家居等方面表现亮眼。例如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系统日益成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结合AI与机器人技术,未来工厂生产将更加智能化与自动化。2025年AI科技领域投资具有较大潜力,但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合理布局。
骑牛看熊认为2025年AI科技领域被普遍视为核心投资主线,其机遇主要源于技术迭代加速、政策支持强化以及应用场景的全面爆发。以下为关键投资逻辑及方向分析:
一、产业趋势与政策环境双重驱动
1.技术突破推动产业爆发
大模型能力持续迭代,国内企业如DeepSeek通过开源生态和低成本推理模型(如DeepSeek-R1)加速商业化进程,推动AI进入“安卓时刻”16。多模态、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使AI从工具向生产力跃迁。
生成式AI引领变革:全球生成式AI融资激增,头部公司如OpenAI、DeepSeek等在智能体(Agent)、端侧应用等领域取得突破,预计2034年全球AI市场规模达3.68万亿美元15。
2.政策支持与国产替代加速
中国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政策重点支持算力基建、数据要素、半导体自主可控等领域。例如,光模块、液冷技术、GPU/HBM等硬件环节因技术迭代与国产替代需求成为确定性方向。
二、核心投资方向:硬件基建→应用落地→未来赛道
1.算力基础设施
光模块/液冷技术: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激增及能效升级。
国产AI芯片:寒武纪、中科曙光等厂商加速追赶英伟达,性能与生态逐步完善,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算力租赁与高速铜连接:弹性方向,解决短期算力缺口问题。
2.AI应用端落地
AI Agent(智能体):办公、财务、营销场景率先落地,关注金山办公、汉得信息等企业级应用厂商。
终端硬件:AI手机、AI电脑需求放量,智能眼镜有望成为下一代交互入口(预计全球潜在市场规模超15亿副)。
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端到端技术路径成熟,商业化临近拐点。
3.未来赛道前瞻
量子计算与生命科学:AI加速药物研发、基因分析,量子计算或重塑算力格局。
商业航天与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政策驱动,卫星通信与导航需求增长。
三、市场估值与风险提示
当前科技板块PE(TTM)处于历史中低位,AI穿戴设备、智能驾驶等细分领域2025年预测PEG普遍低于,成长性突出。部分赛道短期存在交易拥挤风险,需关注技术落地节奏与企业盈利验证。
2025年AI科技领域具备高确定性和成长性,建议围绕算力基建→应用渗透→前沿创新三阶段布局,同时关注政策催化与估值修复机会。投资者可通过科技主题基金(如太平行业优选)分散风险,把握长期红利。
当前AI产业链逐步成熟且进入加速扩张阶段,技术迭代速度提升与自主可控替代需求相互交织,光模块、液冷技术以及GPU/HBM是具有确定性的发展方向,同时IDC算力租赁和高速铜连接等弹性方向也值得关注。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涵盖医疗、交通、金融、教育、娱乐、家居、农业、工业、政务服务等众多领域。在政策支持下,场景应用创新不断涌现,应用落地更为迅速。如AI穿戴设备指数、车路云指数、智能驾驶指数、智能音箱指数的2025年预测PEG均低于1,成长性较高,值得关注。
骑牛看熊认为基金经理张仲维的投资风格值得学习,张仲维是一位具有近十年公募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长期专注于用价值投资的方式聚焦科技产业供应链投资,以下从投资理念、投资步骤和投资偏好等6个方面介绍其投资风格:
1.投资理念
张仲维认为投资的定义是通过深度的基本面研究,找到优秀的公司,尽可能长期持有。他从业十几年来,主要专注于科技产业供应链的研究,认为科技股投资并非赛道投资,强调挑选中观科技产业趋势下有业绩的高质量公司,避免全部押注一个赛道导致买到低质量公司。
2.深度的基本面研究
鉴于亚洲科技企业多处于全球供应链的制造环节,张仲维十分重视产业链研究。他通过把握科技产业趋势,寻找相关供应链环节的投资机会。由于预判产业趋势困难,即使优秀科技企业管理层也会推出失败产品,所以他认为跟踪远比预判重要。他每月都会认真跟踪行业数据,并依据数据变化调整产业判断。
3.找到优秀的公司
张仲维认为,在任何好的产业赛道中,高质量公司数量有限。他要求所投资的公司有真实的业绩增长,能够体现出超越同类公司的竞争力和定价能力。
4.长期拿住好公司
与市场对科技股基金经理的普遍认知不同,张仲维持股周期较长,很多公司会持有数年。例如,他在2018年成为某PCB龙头企业的第一个机构投资者,从80亿市值持有到400亿市值才兑现盈利,赚取了该企业在5G产业链中的盈利高增长。他认为,尽管科技股波动大,但只要持有时间足够长,就能赚到企业盈利增长的钱,长期持有优秀公司也是应对高波动的有效方式之一。
5.聚焦科技产业供应链
张仲维的投资生涯中,科技产业供应链出现过三次较大投资机会,分别是苹果带来的智能手机供应链、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后的国产半导体供应链发展以及特斯拉带来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每一次都是围绕龙头客户的产品创新,带来一轮供应链投资机会。
6.看好AIGC相关供应链
他认为当前大发展的AIGC已形成商业层面的正反馈。受益于科技巨头对GPU芯片的投入,英伟达收入预计大幅增长,其业绩增长带动了相关供应链爆发,应用端的手机、眼镜、智能驾驶、机器人等在AI推动下也出现革命性变化。他看好基础算力 + 四大应用的供应链,算力层面主要关注英伟达供应链和字节跳动供应链,应用层面聚焦智能手机、AI眼镜、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四大方向的供应链,其中在英伟达供应链层面,CPO(光电共封装)可能是最大的非共识机会。
从A股市场来看,虽然近期在科技板块引领下市场整体上行,但当前主要指数绝对估值PE(TTM)仍处于2005年以来50%分位附近及以下(科创50成立时间较短,历史分位数不可比),科技板块估值尚未达到整体过热程度,仍存在修复空间。
AI手机、AI电脑、AI服务器等产品需求大幅增长,预计到203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3.68万亿美元,展现出该领域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增长潜力。中国大力推进人工智能 + 行动,加快产业布局,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形成合力,推动人民币资产重构,为AI科技领域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骑牛看熊比较看好并持有基金经理张仲维操盘的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A(000411),它的投资优势可从以下8个方面综合分析:
1. 聚焦优质成长股,策略清晰
选股逻辑:基金采用自下而上策略,重点挖掘具备持续竞争力、高ROE、高研发投入的优质企业,覆盖A股科技龙头企业,如通信、电子、电力设备、智能汽车等高成长领域。
行业配置均衡:持仓覆盖科技细分板块,包括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分散单一行业风险,同时契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
2. 基金经理能力突出
历史业绩优异:基金经理张仲维管理期间,成立以来涨幅调仓胜率69.86%,且有多次翻倍收益案例(如闻泰科技持仓收益359%)。
科技领域经验丰富:擅长捕捉科技成长股机会,持仓组合动态调整能力强,如重仓新易盛、沪电股份等通信设备龙头,近一年收益表现优于同类科技主题基金。
3. 风险收益表现突出
短期业绩亮眼:近1年收益率超过15%,近2年收益率超过7%,近5年收益率超过32%,抗波动能力较强。成立以来累计收益超过110%,重仓股如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等兼具稳定性与增长潜力。
4. 机构与市场认可度高
基金规模2.61亿元,保持适中体量,灵活调仓优势明显。基金新增多家销售机构(如江海证券、南京银行),提升投资者便利性,反映公司运营支持力度。
5. 透明化运作与费率优势
信息披露完善:定期披露季报、年报及持仓变动,十大重仓股占比56.30%(2024年末),持仓透明度高。
6.费率竞争力
A类份额申购费率1.50%(1折后0.15%),低于同类主动型基金平均水平。
7.资产配置科学
该基金依据定期公布的宏观和金融数据以及投资部门对于宏观经济、股市政策、市场趋势的综合分析,运用宏观经济模型(MEM)做出对于宏观经济的评价,结合基金合同、投资制度的要求提出资产配置建议,经投资决策委员会审核后形成资产配置方案。这种科学的资产配置方式有助于基金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优化投资组合,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8.投资标的优质
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C的成分股中,聚集了A股科技龙头企业,覆盖通信、电子、电力设备、智能汽车、计算机等多个科技细分板块,覆盖面全且配置均衡。随着科技行业的发展,这些优质的科技企业有望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且在当前大科技强者恒强的市场环境下,投资确定性较高。
该基金通过严格选股、均衡配置和优秀管理,在科技成长赛道中展现出较强的收益能力和风险控制,适合长期看好新兴产业、能承受一定波动的投资者。
#英伟达H20遭限购!中国芯圈能否突围?##华尔街上调黄金目标价至3700美元##美股暴跌!鲍威尔发声:优先控通胀##美国调查芯片药品进口安全,影响有多大?##DHgate在美国火了,苹果排名飙升至第二##食品加工持续发力,大消费领涨!##沪指站上3200点!创指大涨4%##关税扰动A股?十大券商紧急献策##A股强心剂来了:千亿增持加大力回购##“四月决断”如何操作?##贸易壁垒或助力国产芯片加速替代##财政部5000亿注资四大行!市场影响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