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A(OTCFUND|000411)$&$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C(OTCFUND|021500)$
每天通勤途中总会不自觉地刷手机看新闻,最近,“AI手机”“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这些词频繁闯入视线,连楼下便利店都开始用AI机器人理货了。这些变化让我意识到:AI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概念,而是真真切切改变生活的浪潮。作为投资者,我开始思考:如何抓住这场科技革命中的机会?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A(000411),这只基金近一年的表现让我眼前一亮——2024年净值增长率32.15%,同类排名第三。但真正吸引我的,是它背后基金经理张仲维对AI产业的深刻理解,以及基金持仓中那些“看得见未来”的科技企业。
一、为什么2025年必须关注AI科技领域?
1. 政策与产业共振,AI进入“落地兑现期”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在智能制造、智能终端等领域的应用。这让我联想到2010年智能手机的爆发——政策推动下,硬件、软件、应用生态全面繁荣。如今,AI产业同样处于政策红利期:从英伟达的芯片到特斯拉的机器人,从字节跳动的豆包到国产算力芯片,全球科技巨头都在押注AI的商业化落地。
2. 技术突破带来真实收益,企业盈利拐点显现
过去AI常被质疑“只会炒作概念”,但2024年发生了一个关键变化:AI应用开始产生真金白银的收入。比如,OpenAI的GPT-4模型通过API调用为开发者创收数亿美元,字节跳动的豆包大模型日均处理4万亿tokens,直接带动广告和办公效率提升。张仲维管理的基金持仓中,寒武纪、中际旭创等企业正是这类“AI变现标的”的代表。
3. 估值回调后,优质标的性价比凸显
2024年下半年,AI板块经历了一轮调整,部分龙头股市盈率已回落至2023年高点的一半。以景顺长城优质成长重仓的沪电股份为例,其动态市盈率(TTM)从2024年中的50倍降至35倍,但公司作为AI服务器PCB核心供应商,订单量仍保持30%以上增长。这种“业绩增长+估值消化”的组合,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安全边际。
二、普通投资者如何把握AI机遇?我的三点策略
1. 聚焦“硬科技”,避开伪概念
AI投资容易陷入“蹭热点”陷阱,比如某些公司仅凭一个“AI概念”股价就翻倍,但业务与核心技术毫无关联。我的经验是:紧盯算力、算法、应用三大核心环节。例如,张仲维管理的基金前十大持仓中,新易盛(光模块)、兆易创新(存储芯片)、德赛西威(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均属于AI产业链关键环节,且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清晰。
2. 长期持有,容忍短期波动
科技股波动大是常态。以景顺长城优质成长为例,2024年一季度最大回撤达21.37%,但随后凭借AI算力需求爆发快速反弹,全年仍取得32%的收益。这让我明白:对看好的赛道,短期波动需理性看待,避免频繁操作损耗收益。
3. 分散配置,平衡风险
AI产业链长,单一环节风险较高。我参考了张仲维的持仓策略:在算力(芯片、光模块)、终端(手机、汽车)、软件(AI Agent)等方向均衡布局,同时控制单一个股仓位不超过20%。这种“核心+卫星”的配置方式,既能抓住主线行情,又能降低个股黑天鹅的影响。
三、2025年AI行情如何演绎?我的三大预判
1. 算力需求持续爆发,国产替代加速
英伟达的GPU仍是AI训练的“黄金标准”,但美国出口限制倒逼国内企业加速突破。景顺长城优质成长重仓的寒武纪(AI芯片)、中际旭创(光模块)正是国产替代的代表。张仲维在访谈中提到:“英伟达的GB200芯片需要配套CPO封装技术,而国内天孚通信、太辰光已具备量产能力。”
2. AI终端爆发,消费电子迎来“第二春”
2025年被称为“AI手机元年”,苹果、华为等厂商将推出集成大模型的手机,用户体验将发生质变。基金持仓中的立讯精密(精密制造)、德赛西威(智能座舱)深度参与苹果、特斯拉供应链,有望受益于终端升级。
3. AI+行业应用渗透率提升,B端市场空间巨大
除了消费端,AI在工业、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应用才刚刚开始。例如,张仲维持仓的工业富联为微软、亚马逊提供AI服务器,沪电股份供应数据中心PCB,这些企业将长期受益于企业数字化转型。
四、选择AI基金时,我重点关注的四大指标
1. 基金经理的产业洞察力
张仲维的履历让我印象深刻:他在台湾半导体行业起步,经历过台积电、联发科的黄金时代,后转战A股深耕科技赛道。这种“全球视野+本土实践”的背景,使他擅长捕捉产业链关键节点。例如,2023年四季度他提前布局AI芯片,精准踩中算力需求爆发期。
2. 业绩的可持续性
短期高收益可能靠运气,长期稳健增长才见真章。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近三年年化收益率达6.67%,最大回撤37.06%,显著优于同类科技基金。这说明基金经理不仅擅长进攻,也具备一定的风控能力。
3. 持仓的集中度与换手率
科技股投资需要“集中火力”,但过度集中可能放大风险。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占比64.47%,集中在电子(48.18%)、通信(22.74%)等核心赛道,同时换手率仅394.3%,表明基金经理坚持长期持有优质资产。
4. 机构投资者的认可度
机构持仓占比40.74%,远超同类平均水平。这说明专业投资者对该基金投资逻辑的信任,尤其在AI这种高波动领域,机构资金的稳定性尤为重要。
五、为什么选择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A?
1. 基金经理:张仲维的“科技信仰”与全球视野
张仲维的投资理念简单而坚定:“只投能改变世界的科技。”他管理期间,基金始终围绕AI算力与应用布局,即使2024年市场风格切换至红利股,他仍坚守仓位。这种定力源于他对产业的深刻理解——例如,他通过调研发现,特斯拉自动驾驶的迭代速度远超预期,果断加仓德赛西威。
2. 产品特性:高弹性与风险控制的平衡
作为股票型基金,其股票仓位长期维持在85%以上,充分暴露于科技成长红利。但张仲维通过分散行业(电子、通信、汽车)和精选个股(龙头+高壁垒),将波动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例如,2024年新能源车板块调整时,基金因持仓宁德时代(占比16%)和拓普集团(占比14.41%)而相对抗跌。
3. 适合人群:能承受波动、追求长期收益的投资者
如果你认同AI是未来十年的核心赛道,且能接受短期20%-30%的波动,这只基金值得考虑。它不像货币基金“躺赚”,但若AI产业趋势延续,其收益潜力远超宽基指数。
投资AI科技基金,本质上是对人类技术进步的押注。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A就像一艘驶向未来的飞船,张仲维是掌舵者,而我们作为乘客,需要做的只是系好安全带,相信专业,然后静待星辰大海。
@景顺长城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