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打开行情软件,看到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恒生科技指数跌了0.83%,我的心情也跟着低开了。不过在一片绿油油中,小鹏汽车却逆势上涨超4%,这让我来了精神。
仔细一看,原来是在11月5日的小鹏科技日上,他们发布了一款名为IRON的仿人机器人。看视频里那个机器人走起路来确实挺溜的,动作轻盈得让人眼前一亮。说真的,要不是知道是机器人,我还以为是个穿着盔甲的人在走路呢!
小鹏这次是认真的,不仅组建了超1000人的研发团队,还计划在2026年底前实现量产。看来新能源车企搞机器人已经不是玩票性质了,这是要动真格的啊。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潜在买家,我倒是有点担心:车企把这么多精力放在机器人上,会不会影响他们在电动车领域的技术研发?毕竟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各家都在拼续航、拼智能驾驶,小鹏这个“不务正业”的操作让我这个准车主心里有点打鼓。
我有个朋友就是小鹏车主,他看到这个消息后特别兴奋,在朋友圈里狂刷IRON机器人的视频。他说这就是他选择小鹏的原因——敢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但我在想,作为车主,难道不应该更关心电池安全、续航里程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吗?
从投资角度看,小鹏这波操作确实给市场带来了惊喜。在科技日之后,股价能够逆市上涨,说明投资者对这家公司的创新能力还是认可的。不过我也在思考,这种“概念炒作”能持续多久?最终还是要看机器人能不能真正实现商业化,为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说到新能源汽车行业,我觉得现在的车企都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光靠卖车确实很难维持高增长,所以小鹏布局机器人,蔚来搞手机,理想做家用电器,大家都想在智能出行生态里分一杯羹。这种多元化战略本身没错,但关键是要把握好主业和副业之间的平衡。
我个人觉得,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从最初的政策驱动,到现在的技术驱动,未来可能会进入生态驱动的阶段。车企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制造商,而是要成为智能出行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从这个角度理解,小鹏做机器人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不过作为普通投资者,我还是会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创新值得鼓励,但最终还是要用业绩说话。希望小鹏能够在推进机器人项目的同时,继续把新能源汽车这个主业做好,毕竟这才是他们的立身之本。
说到最后,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未来小鹏的机器人真的量产了,会不会出现开着小鹏汽车,带着小鹏机器人出去旅行的场景?那时候的新能源车企,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想想还挺令人期待的。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胡思乱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欢迎大家一起来聊聊你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看法~
#A股低开高走!国际资本看好中国资产#
#新能源车大涨 王者归来还是反弹行情?#
#10月你看好哪些投资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