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循环

看了英伟达,甲骨文,OpenAI三角游戏闭环,我真心笑了。
这应该算是今天最有意思的新闻了。
英伟达卖1000亿美元显卡给OpenAI,以满足其对算力的大量需求,体现为收入和利润,冲高英伟达市值;
OpenAI则向甲骨文提供1000亿美元AI算力服务,体现为收入和利润,冲高OpenAI市值;
甲骨文在AI投资方面的资本支出(CAPEX)大幅增加,从而提高用AI投资倍数计算的市值;
英伟达向甲骨文投资1000亿美元,进一步推高甲骨文的市值。
经过这一系列操作,三家公司的估值都显著提升…
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哪里不对?钱好像并没有多,市值却多了,谁在买单?
科技大循环,我觉得挺好的。
如果股市涨,股民赚钱,股民消费,拉动内需,企业赚钱,盈利增加,基本面改善,利润增速,估值提高,戴维斯双击,股市继续涨,这其实也是一个循环。
这或许也是目前正在开展的循环,现阶段承担A股市上涨重任的也是科技板块。
昨天,证券会的发布会介绍到,A股市场科技板块的市值已经达到了四分之一,已经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科技公司的市值提升,当然是好事儿。一方面可以看出确实是目前各方期望推动的主流方向,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资本追逐热点的投入也很大。
市值是一个可观标志,但我们要看下市值是靠什么涨起来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是看估值,动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业绩呢?有的未盈利,有的刚盈利。
分红呢?没有盈利就没有分红,有盈利的分红也不慷慨,因为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需要再投入,还没有到回报股东的时候。
那我们投资者参与其中,怎么赚钱?短期只能靠差价,长期得等业绩快速提升,跟得上估值的步伐。
别只看市值,还要看看业绩,盈利情况。科技板块的盈利总额能够占到A股市场总额的多少?分红总额能够占到总额的多少?
如果买错了,成为了站岗的人,那我们能靠分红收回成本么?如果不能,那我们靠什么?
关于投资,我们没有什么推荐,也没有什么建议,投资归根到底都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儿,每个人为自己的投资决策负责就行了,我所写的只是我个人的思考,留给未来的自己和家人看。如果对你有点用,那我很高兴,如果耽误你发财,那就别浪费时间。
周二,继续定投嘉实中证A500ETF联接A基金,收益还不错,收益率有16.84%了。
至于投顾账户,四个组合整体已经盈利了,耐心持有,继续定投。
文中涉及的投资标的和操作,仅为个人投资笔记,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创作扶持计划#
$萌萌的国内$ $萌萌的海外$ $萌萌的随心投$ $萌萌的安心债$
$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C(OTCFUND|017811)$ $华宝动力组合混合A(OTCFUND|240004)$ $东方创新科技混合(OTCFUND|001702)$ $诺安成长混合A(OTCFUND|320007)$ $工银高端制造股票(OTCFUND|000793)$ $工银新趋势灵活配置混合A(OTCFUND|001716)$ $东财数字经济C(OTCFUND|015097)$ $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OTCFUND|003834)$ $华夏复兴混合A(OTCFUND|000031)$ $兴全合润混合A(OTCFUND|16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