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来院内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你好,我是地球村的木同学。
$摩根双债增利债券A$ 的“信用债+可转债”策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展现出显著的配置价值,木同学认为其核心优势体现在风险收益的动态平衡、策略设计的前瞻性以及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三个层面:
一、策略设计:信用债筑牢安全底线,可转债捕捉弹性机会
1. 信用债构建防御基石
基金将约45%的资产配置于AAA级金融债和国企债。这类债券具有票息稳定(年化超5%)、违约风险极低的特点,为组合提供了坚实的收益锚点。同时,基金通过缩短久期至2.5年左右,有效规避了长端利率上行风险,在2025年一季度债市调整中逆势上涨0.3%,大幅跑赢同类产品。基金在行业配置上也会主动调整,2025年二季度减持地产债,增持交通、通信等政策受益板块,精准避开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的冲击。
2. 可转债实现进攻突围
可转债占比超50%,聚焦新能源、AI、消费等高景气赛道,通过“双低策略”(价格<110元、溢价率<20%)精选标的。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使得基金在2025年上半年震荡市中净值涨幅达17.21%,远超纯债基金的3.37%。
3.权益资产锦上添花
股票仓位严格控制在20%以内,重点配置低估值蓝筹和政策支持行业(锂电池、AI)。这种配置既增强了组合的进攻性,又通过分散化投资降低了单一资产的波动风险。
二、市场环境:利率下行与权益复苏形成共振
1. 信用债配置窗口持续打开
当前货币政策维持宽松,信用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2025年二季度,AA+级城投债收益率较年初下行50BP至3.8%,AAA级金融债利差压缩至30BP。基金通过持有高等级信用债,不仅锁定了较高票息收益,还可通过资本利得进一步增厚回报。此外,监管层对城投债“控增量、化存量”的政策导向,使得优质城投债的稀缺性凸显,基金持仓的交通、通信类城投债有望享受估值溢价。
2.可转债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2025年可转债市场呈现“供需紧平衡+政策催化”的特征:全年预计净供给收缩394亿元,而中证转债指数潜在收益率达10.8%。基金持仓的科技、消费类转债受益于正股弹性增强和流动性宽松,转股溢价率有望从当前38.89%的历史50%分位数进一步上行。
3.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涌现
2025年A股呈现“科技成长主导+周期修复”的格局,基金持仓的AI、半导体等科技板块正股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盈利增速预计达25%以上。而可转债的“T+0”交易机制和杠杆特性(平均转股溢价率38.89%),使得基金能够更灵活地把握市场热点。
三、管理能力:动态调仓与风险控制的双重保障
1. 专业团队精准把握市场节奏
基金经理周梦婕拥有13年固收投研经验,通过高换手率策略(2024年换手率969.26%)动态优化组合。例如,2025年1月预判利率上行风险,提前将久期缩短至2.5年,避免了组合净值大幅回撤;二季度根据政策导向加仓新能源、环保板块,单季贡献超额收益1.8%。团队依托摩根资管的全球投研平台,引入AI模型对信用债违约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将信用风险敞口控制在行业最低水平。
2.多层次风控体系保驾护航
信用风险严控:仅投资AAA级债券,前十大持仓集中度76.49%,分散配置金融、城投、公用事业等领域。
流动性管理:保持7.52%的现金及短期债券比例,大部分的债券持仓为交易所上市品种,可快速应对赎回压力。
动态对冲:通过国债逆回购和利率互换工具,对冲利率波动风险,2025年一季度利率上行期间,组合净值波动率仅1.2%,显著低于同类产品的3.5%。
四、配置价值:震荡市中的“性价比之选”
在当前“低利率+高波动”的市场环境下,摩根双债增利基金的“信用债+可转债”策略展现出独特的配置优势:
收益表现:近1年净值涨幅10.18%,大幅跑赢纯债基金(3.37%)和同类平均(9.72%);夏普比率1.95,意味着每承担1单位风险可获得1.95单位收益,投资性价比突出。
风险控制:最大回撤3.49%,远低于股票型基金的15%;波动率6.75%,仅为沪深300指数的1/3。
场景适配:作为“固收+”工具,可降低权益资产波动对组合的影响。
所以摩根双债增利基金通过“信用债打底+可转债增强”的策略,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实现了精妙平衡。其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策略设计的前瞻性和市场环境的高度契合,更在于管理团队的动态调仓能力和严格的风控体系。对于追求稳健增值、厌恶大幅波动的木同学而言,该基金是穿越震荡市的理想选择。正如2025年二季度报告所述:“在低利率与资产荒并存的背景下,我们将继续坚守高等级信用债的安全底线,同时通过可转债和权益资产捕捉结构性机会,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超额收益。”@摩根资产管理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