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助你2025一路走“红”# 2025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呈现出罕见的分化格局:一边是权益市场持续刷新新高,万得全A指数年内涨幅达21.29%;另一边是债市遭遇调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1.59%攀升至1.8%以上,导致纯债基金平均最大回撤达0.88%,部分长债基金单月跌幅甚至超过1.5% 。在这种股债"冰火两重天"的环境中,$摩根双债增利债券A$ 以近一年18.15%的净值增长脱颖而出,成为债基市场的"显眼包"。其"信用债筑底、可转债增强、利率债调节"的三重策略,为投资者提供了穿越市场波动的有效解决方案。
双债策略的成功首先源于对市场环境的精准适配。2025年国债利率上行主要受资金面收紧和政策预期调整影响,9月中旬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一度突破1.83%,导致利率债基金净值大幅回撤,30年国债ETF最大回撤高达5.59%。这种环境下,纯债基金难以通过票息收益覆盖价格下跌损失,年内亏损的债基数量已超过400只。而摩根双债增利A通过45%左右的高等级信用债持仓构建安全垫,这些AAA级国企债和金融债 票息率普遍在5%以上,且久期控制在2.5年左右,在利率波动中展现出较强抗跌性 。
在权益市场走牛的背景下,可转债成为收益的关键引擎。中证转债指数年内上涨15.55%,显著跑赢纯债资产,而摩根双债增利A48%的转债仓位精准捕捉了这波行情。基金在转债投资上展现出清晰的策略逻辑:一方面聚焦消费和电力设备等强势板块,相关转债年内分别上涨2.77%和2.12%;另一方面实施动态估值管理,在3月百元溢价率升至35%历史高位时果断减仓,6月回落至28%合理区间后及时加仓,单这一操作就贡献了0.9%的超额收益 。这种"估值纪律+行业景气"的双轮驱动,使其转债投资收益远超同类平均水平。
小比例利率债的灵活配置则起到了"避震器"作用。2025年债市多次出现情绪性波动,9月中旬因地产利好消息和基金费率新规影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单日上行2BP。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摩根双债增利A通过调整利率债仓位调节组合久期,既避免了纯债基金的深度回撤,又保持了足够的流动性应对赎回压力。这种战术性调整能力,使其在债市回调期间仍能实现净值正增长,展现出优秀的风险控制水平。
展望未来,该基金的策略优势有望持续兑现。从货币政策看,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将"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核心目标,宽松基调未变,这为信用债提供了稳定的政策环境;从权益市场看,创新药、科技等主线清晰,转债作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工具,仍能分享成长红利;尽管当前转债百元溢价率升至32.09%的历史高位,但基金通过精选个券和逆向操作,仍能在高估值环境中挖掘结构性机会 。
当然,投资该基金也需警惕潜在风险:转债高估值可能加剧短期波动,基金规模快速增长可能影响策略执行效率,利率若进一步上行至1.85%以上将对债券组合形成新的压力 。但综合来看,摩根双债增利A通过分散配置和动态调整,已建立起应对复杂环境的有效机制。
在当前股债分化的市场环境中,单纯的纯债基金难以抵御利率上行压力,而高仓位权益产品又面临波动加剧风险。摩根双债增利A凭借"信用债提供基础收益、可转债捕捉权益弹性、利率债管理利率风险"的三角策略,完美平衡了收益性与安全性。对于追求"比纯债多一分收益,比股票少一分波动"的中等风险偏好投资者而言,该基金无疑是当前市场环境下的理想选择,有望在震荡上行的行情中继续创造稳健回报。$摩根双债增利债券C$ $摩根双债增利债券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