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债策略:震荡市下的“攻守利器”,摩根双债增利基金投资价值解析
在利率下行、股市震荡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常常陷入“求稳怕收益低,追高怕风险大”的两难。而以“信用债打底、可转债增强”为核心的双债策略,恰好成为平衡风险与收益的优选,摩根双债增利基金$摩根双债增利债券A$ $摩根双债增利债券C$ 便是这一策略的典型代表,其投资逻辑与业绩表现,值得投资者深入关注。
从策略本质来看,双债策略的优势在于“攻守兼备”的特性。信用债作为“防守端”,为基金提供了稳定的票息基础——参考中证信用债指数(H11073)数据,2008-2025年(截至8月13日)除2009年外均实现正收益,这种“稳健属性”能有效缓冲市场波动,适合风险偏好保守或追求资产稳健增值的投资者。而可转债作为“进攻端”,兼具债券的债底保护与股票的上涨弹性,中证转债指数(000832)近一年收益25.44%、基日以来累计收益371.01%的表现,印证了其“增强收益”的能力,可帮助基金在股市回暖时捕捉更多机会。
具体到摩根双债增利基金,其操作思路进一步放大了双债策略的优势。从2025年二季报持仓来看,基金将50.64%的仓位配置于可转债,45.45%配置于信用债,攻守比例均衡。在可转债端,基金既聚焦AI、半导体等科技成长赛道,又布局银行、公用事业等红利价值领域,同时兼顾消费、周期等内需复苏方向,兼顾“收益弹性”与“行业分散”;信用债端则专注中高等级品种,以“传统票息+久期调整”策略夯实收益底座,这种“精选赛道+严控风险”的操作,让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能保持相对稳健的表现。
从业绩数据来看,基金的长期表现也支撑其投资价值。截至2025年6月30日,摩根双债增利A近一年收益12.08%,大幅跑赢5.00%的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即便在2022-2023年市场调整期,基金最大年度跌幅仅2.19%,远低于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波动,展现出“涨得多、跌得少”的特征。对于追求“稳健打底+适度增值”的投资者,比如工薪族定投、中老年理财,这样的业绩表现既能满足日常收益需求,又能避免因市场剧烈波动带来的心理压力。
当然,投资没有“完美标的”,双债策略也需关注潜在风险——若未来利率上行,信用债可能面临估值调整压力;若股市大幅回调,可转债的“股性”也可能导致基金短期波动。但综合来看,在当前市场对“低波动、稳收益”需求上升的背景下,摩根双债增利基金凭借清晰的双债策略、均衡的持仓布局与扎实的业绩支撑,仍是一类值得配置的资产。对于想参与市场、又不想承担过高风险的投资者,不妨将其作为资产组合中的“稳健压舱石”,在平衡风险的同时,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摩根资产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