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搭子团火热招募中!# $国泰黄金ETF联接A$ @国泰基金 @国泰基金 艾小军
打卡第二天
当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这块古老的金属在现代投资组合中愈发闪耀。
就在最近,全球央行再次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黄金的价值——2023年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1082吨,连续第二年保持在四位数水平。
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多国面临选举不确定性、美元信用体系出现裂缝,这些因素都在重塑着投资者的避险逻辑。
---
01 终极支付手段:穿越千年的价值共识
黄金的避险地位首先来自于它跨越千年的价值共识。当纸币还只是贵金属的“代金券”时,黄金就已经是最终的支付手段。
历史上,任何法定货币最终都难逃贬值的命运——从古罗马的第纳尔到民国的法币。而黄金却始终保持其购买力。一盎司黄金在古罗马时期能做一套优质礼服,今天依然能买到一套不错的西装。
这种穿越经济周期的稳定性,是任何主权货币都无法比拟的。在极端情况下,当整个金融系统面临压力时,黄金是唯一不被任何对手方承诺所束缚的资产。
02 独特的避险属性:与风险资产的低相关性
在现代投资组合中,黄金最珍贵的特性是它与传统股债资产的低相关性。
当股市暴跌时,政府债券通常被视为避风港,但这种关系并非绝对可靠——在高通胀环境下,债券和股票可能同时下跌。
而黄金在多数系统性风险事件中表现出色。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后,尽管金价短期内随流动性紧张而下跌,但在随后的六个月中快速反弹并创出新高。
在2020年疫情引发的市场恐慌中,黄金的表现远优于股票,并在随后的通胀周期中继续走强。
03 央行持续购金:聪明钱的长期选择
全球央行的行为为我们提供了重要信号。近年来,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央行都在持续增加黄金储备。
这一趋势背后的逻辑是深远的:减少对单一货币体系的依赖。当美国将美元武器化,通过冻结外汇储备来实施制裁时,多国央行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储备资产结构。
据世界黄金协会调查,超过70%的受访央行认为,全球黄金储备将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长。这不是短期投机,而是战略性资产配置的转变。
04 投资实践中的黄金:何时配置与如何配置
在我看来,黄金在投资组合中应占5%-15% 的配置比例。这个比例可根据个人风险偏好调整,但不应完全缺席。
具体配置时机有两个关键窗口:一是风险事件初现端倪时提前布局;二是在市场恐慌导致金价错杀时逢低买入。
对普通投资者,黄金ETF提供了最便捷的参与方式。而有条件的投资者可考虑实物黄金,如金条或金币,存放在安全的地方。
---
黄金不产生利息,却是信任的终极归宿。在全球债务创新高、地缘冲突不断的今天,持有黄金相当于为你的财富购买了“灾难保险”。
正如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所言:“如果你不持有黄金,说明你根本不了解历史,也不懂经济学。”在信任变得脆弱的时代,这块不会生锈的金属,依然是保护财富最坚硬的铠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