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2 11:00:24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北京
当市场难以预测,我们该依靠什么?

来源:楚团长

伯顿G马尔基尔在《漫步华尔街》一书中,提出过经典的“随机漫步理论”:

期望通过择时获取长期稳健收益的行为,其成功概率并不比连续抛硬币,且始终出现正面的频率更高。哪怕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我们确实可以连续5次、10次抛出正面向上的硬币,但这也并不能保证我们在下次抛掷时,依然能够维持硬币正面朝上(排除各种“科技”手段干扰)。

既然择时并不能为投资者贡献相对稳健的长期收益预期,那么投资者又应该如何面对混沌不清的资本市场呢?

马尔基尔给出了资产配置的五项建议:

1、风险与收益相关;

2、根据自身客观的风险承受能力,而非主观的风险偏好,确定投资组合中的股债混合比例;

3、投资组合定期再平衡;

4、持有时间越长,投资者承受的资产波动,原则上越小;

5、定投并非“万能投资法”,但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该方法确实可以平滑组合波动率。

综合上述五项资产配置建议,或许可以将马尔基尔的投资理念精炼为:资产配置不是择时,而是基于“产品风险收益要求和资产长期回报特征”,确认符合自身需求的长期配置中枢。

巧合的是,国内也有一位基金经理通过多年的实际产品管理经验,实际践行了上述理念——他就是长期专注多资产配置的工银瑞信基金经理郭雪松。

以债为底

为什么股债混合投资可以有效平滑投资组合波动,优化长期持有体验?

根据马科维茨的研究,各大类资产在价格波动上,相关性有强有弱。投资者可以通过配置不同类型的大类资产,原则上或能实现相同收益预期下的风险波动最小化,或相同风险波动下的投资收益最大化。

将马科维茨的研究结论应用到投资中,股票和债券,就是投资者更容易接触到的资产类别。而其中的债券,最终成为了平滑投资组合波动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与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同时参与的股票市场不同,各经济体的债券交易市场,主要由机构投资者参与。考虑到机构投资者的信息获取效率大体一致,所以能否在债券市场获取长期稳健收益的核心要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机构是否构建了完善的固收投研体系。

以工银瑞信基金为例,公司在固收投研流程中,整体采用投委会领导下的基金经理、投资经理负责制。即在建立规范的投资决策机制后,实现集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的有效结合。

具体分工上,固收投委会领导旗下的投资能力中心和研究中心,确定当前宏观环境下风险可控的债券久期和期限结构配置框架;

随后基金经理依据整体框架,决定券种与个券配置比例,并在中央交易室辅助下,完成组合构建;

上述流程结束后,风险管理委员会旗下的风险管理部,将实时监督组合的绩效数据,并确保组合风险始终处于可控范围。

从上述流程可以看出,除基金经理个人能力外,最终决定工银瑞信固收投资风险收益比的另一大重要因素,来自于投资能力中心和研究中心的固收投资框架制定。

经历20年发展后,公司已在固收投研体系下,规划出投资方向5个小组,以及研究方向3个小组。据工银瑞信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9月30日,8大固收投研小组合计拥有46位投研人员,其中投资人员16位,研究人员30位。

工银瑞信旗下的固收投资团队,实际包括纯债、短端、债券指数、“固收+”及多资产配置5个小组。其中涉及跨资产配置的“固收+”、多资产配置小组,合计拥有4位投研人员。

除投资团队外,工银瑞信同样建立了3个固收研究小组,包括团队人数最多(目前17人)的信用评级团队,以及宏观研究、转债研究两个小组。

建立自上而下、集体与个人决策相结合的投研体系后,工银瑞信目前成功实现固收团队全员研究、投研一体的目标。在达成平台化运营、专业化分工的投研理念后,工银瑞信构建出固收投研系统下的一致话语体系,有效提高了团队协作效率。

投研语言的一致,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辅助基金经理的能力提升。比如目前担任工银瑞信养老金投资中心投资副总监、基金经理的郭雪松,其成功在工银瑞信完善固收投研体系的辅助下,积累了宝贵的风险控制、跨资产类别的配置经验。而上述经验,同样可以构成股债混合型公募基金产品运作的坚实底层逻辑。

以股为矛 

回到文章开头马尔基尔的观点,风险和收益是投资行为的一体两面,那么对于大部分普通投资者而言,如何保证风险收益的有效平衡,可能才是衡量基金经理能力的关键评价标准之一。而马尔基尔也确实回答了相关问题:

尽可能规避短期择时,并在确认长期中枢后进行定期动态再平衡。

工银瑞信郭雪松在权益类资产投资上,基本完整采用了上述框架。比如在“固收+”产品的构建过程中,郭雪松提到自己会从1-2年的时间维度出发,规划组合的资产配置中枢。当某些资产性价比快速上升时,进行适当超配;而在部分资产性价比迅速回落后,也要及时进行替换。

那么资产性价比应该如何确定?郭雪松从行业配置角度进行了解答:

比较倾向于成熟型的行业公司,因为存续时间相对较长经营壁垒和商业模式相对清晰、整体运营情况相对成熟的行业及公司,也可以有新的突破、新的领域、新的增长。当然,任何行业均存在生命周期,所以阶段性估值也是考察行业性价比的重要因素。

凭借基本面+估值综合性价比的筛选逻辑,郭雪松在个股选择上追求实现更加精准的聚焦:

基本面角度,郭雪松倾向于自下而上寻找高质量标的,而且最主要的参考指标之一,就是自由现金流数据;

估值角度,郭雪松倾向于选择行业位于历史估值底部区间,或者行业周期出现好转迹象,同时公司经营壁垒比较清晰的龙头个股。

除遵循投资“好行业、好公司”的原则外,郭雪松同样强调行业、个股层面的均衡分散,比如其对单一行业的投资上限,一般不超过权益仓位的20%

毕竟即使是好行业、好公司,也很难保证不会在突发事件冲击下,造成短期巨大回撤。而投资者可以通过均衡分散配置,将突发事件带来的冲击进行有效稀释,从而力争实现更具性价比的持有体验。

除股票外,国内较常见的权资产包括转债。而在可转债资产的配置过程中,郭雪松成功借助工银瑞信的投研体系,延续了其在股票投资上追求稳健的风格。

工银瑞信在固收投研团队中,已经形成日频、周度、月度的定期分享机制,同时根据市场情况,不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

比如在日、周、月度的定期投研会议上,工银瑞信固收团队会根据市场情况,组织不同研究方向、工作职责的投研人员主持会议,一同分享市场信息、复盘操作行为、讨论应对方案。

同时,一旦投研团队发现重大政策变化或市场异动,便会立即组织专题研讨会,深入剖析影响路径与潜在机会,力争尽可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投资回报。

也正是借助工银瑞信高效协同、反应敏捷的投研体系,郭雪松得以在可转债投资中充分把握结构性机会。

综合工银添福债券(A类:000184;B类:000185)2025年中报和三季报内容,郭雪松在2025年第三季度减持了一定的可转债持仓,并将可转债在基金资产净值中的占比,从中报的49.02%,降低至三季报的19.91%

回顾前三季度工银添福债券的组合构建思路,始终围绕不择时,但定期再平衡的原则进行。郭雪松及其团队根据市场情况对产品持仓进行了小幅调整,包括适当兑现成长风格股票和部分涨幅较大的可转债品种,并将空余仓位配置到更具估值性价比,且长期看好的方向上。

最后的话

基金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930日,郭雪松管理的工银添福债券A,其最近一年净值增长率为11.64%,超越业绩比较基准7.39个百分点。放眼中长期,该基金同样表现稳健,银河证券数据显示,其近四年业绩表现在279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27(同类说明:同类指银河证券“债券基金-普通债券型基金-普通债券型基金二级A”,截至2025930日)值得关注的是,Wind数据显示,截至1031日,工银添福债券A近一年卡玛比率高达6.89,展现出出色的风险收益平衡能力。

数据来源:工银添福债券A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时间截至2025.9.30

除股票仓位不超过20%的工银添福债券外,郭雪松同时还管理着股票仓位上限为30%工银银和利混合(001722),该基金诠释了何为“持续领先”。基金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930日,工银银和利混合自成立以来收益率为92.30%,大幅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47.40%。从业绩排名来看,短期近1-2年稳居同类前151年排名为15/320,近2年排名为14/320;中长期近345678年持续位列前六3年排名为6/312,近4年排名为4/219,近5年排名为4/98,近6年排名为6/67,近7年排名为3/56,近8年排名为3/34,其中近78年更跻身同类前三7年排名为3/56,近8年排名为3/34,展现出穿越市场周期的能力。【排名说明:排名来源于银河证券,截至2025.9.30,同类指“混合基金-偏债型基金-普通偏债型基金股票上限不高于30%A”】

数据来源:晨星中国官网,工银银和利混合数据页面;统计期间为2024.11.1-2025.10.31

从风险收益性价比角度来看,晨星中国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1031日,工银银和利混合近一年卡玛比率达到4.71,意味着在获取可观回报的同时,对回撤控制得也相当出色,这一指标更是超越了98%的同类产品。同类说明:同类指晨星中国“标准混合型基金”

两只产品虽然均为股债混合型公募基金,那该如何区分工银添福债券与工银银和利混合的定位差异?

工银银和利混合的权益类仓位配置上限更高,所以理论上的收益空间、波动程度均会超越工银添福债券,但波动也会更大,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担能力进行选择。郭雪松对其管理产品也存在较为清晰的定位,力争在定位明确的基础上,追求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持有体验。

郭雪松在产品定位上的管理精细化区分,一定程度上暗合了马尔基尔关于普通人如何做好投资的建议:

当你并不能全身心投入投资事业中时,尽量不去挑选单匹“有望获胜的快马”(股票),而是挑选专注于资本市场的、投资框架优秀的“教练”(基金经理)。

包括郭雪松在内,国内公募机构中,依然存在大量专注于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优秀持有体验的基金经理。普通投资者想长期赚到划算的收益,关键在于找到并信任靠谱的基金经理及背靠的投研团队和平台

数据说明1、工银添福债券A成立于2013-10-31,该基金2020年-2024年各年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7.48%、8.39%、-2.35%、-0.59%、12.3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4.25%、4.25%、4.25%、4.25%、4.25%;基金净值增长率及基准收益率来自基金各定期报告。
2、工银银和利混合成立于2016-12-29,该基金2020年-2024年各年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9.32%、16.78%、-7.03%、-0.94%、11.9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10.33%、2.25%、-4.50%、-0.17%、10.21%;基金净值增长率及基准收益率来自基金各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工银添福债券为债券型基金,预期风险与预期收益高于货币市场基金,低于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工银银和利混合为混合型基金,预期收益和风险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更新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或媒体观点,与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公司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材料不构成本公司业务和产品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过往业绩和获奖情况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投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产品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工银添福债券A(OTCFUND|000184)$

$工银添福债券B(OTCFUND|000185)$

$工银银和利混合(OTCFUND|001722)$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