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1-06-02 19:49:56 股吧网页版
华泰证券2021中期投资峰会:债市大概率难以摆脱震荡市
来源:中国经济网

  6月2日,华泰证券在成都召开2021年度中期投资峰会,并通过机构客户服务平台“行知”APP全程直播。

  投资峰会为期一周,主题为“蓉城论道——行业与投资的压力和变局”。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研究员祝宝良,蓝海智能创始人、董事长、CEO李力游等出席并就投资者关注的热点领域发表主题演讲。

  投资峰会设有数十个行业分论坛,将就全球通胀与利率“弱平衡”下的中国宏观、错位复苏下的投资建议、下半年A股和港股展望、科技行业未来十年投资机会等话题展开讨论。400余家上市公司、1000多位顶尖机构投资者参加会议。

  华泰证券研究所联席负责人张光耀在致辞中表示,券商研究业务正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应该与机构销售、投行、资管和财富管理实现高度紧密的结合,投研能力成为券商的核心能力之一。研究所应当强化产业和深度研究,全面服务于一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做深行业和产业战略的研究,加强对各种业务机会的判断,为公司和客户创造价值。

  易峘:预计2021年实际GDP同比增长9.2%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预计,中国2021年实际GDP同比增长为9.2%,而2022年实际GDP增长仍将保持在6%以上。今年3季度环比总需求增长可能与2季度大体持平,4季度减速,在2022年1季度开始企稳回升。需求板块看,今年4季度开始,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提振效应可能边际减弱,而内需相关政策(尤其财政政策)的被动调整,有助于内需增长自今年底至2022年初企稳回升。

  通胀总体可控——上游及外需拉动通胀有一定“粘性”,但向下游传导有限。

  政策方面,“财政引领货币”是基调。预计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同比收紧幅度最大的阶段可能正在过去,今年4季度或将被动放松。

  预计中期人民币真实汇率升值,2021年底兑美元汇率为6.28。目前长期国债利率上行与下行空间均较为有限。

  总体而言,中国增长回升和政策退出周期均领先全球,退出相关的不确定性小,通胀更可控,人民币资产具有相对吸引力。同时,宏观政策操作更有空间、有灵活性,总需求增长路径更为平稳,中国在此阶段坚持长期结构性改革也将更有底气。

  张继强:债市大概率难以摆脱震荡市

  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总量研究负责人、固收首席张继强认为,疫情和疫苗仍是理解下半年经济走势的关键。

  中国经济增长动能逐步放缓,但却更平衡,顺周期的消费等改善,下半年基建需要有所作为。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供给落后于需求,叠加基数效应,通胀问题仍将萦绕市场,但货币政策对供给引发的通胀不会有太激烈反映。

  下半年,市场对宏观动能逐步弱化的预期较为一致,但经济结构更平衡,且有财政适度发力、信贷条件放松对冲,债市大概率难以摆脱震荡市。地方债发行节奏是重要变量,同业存单利率大概率继续围绕着MLF波动,理财整改和债务风险仍需要提防。

  张继强团队判断十年期国债的主要运行区间在3.0-3.35%之间,由于地方债供给明显慢于预期、市场难以接受弱资质主体等原因,资产稀缺和短期欠配仍是最大支撑因素,三季度大概率是全年供给高点,曲线逐步平坦。债券投资者将与市场做朋友,与空间做对手方,不踩雷就是胜负手。

  “欠配”压力下市场洼地将逐步被填平,后续关注中上游、短久期产业债,中部区域主流城投,ABS等结构性机会,继续沿着性价比较高、行业符合审美观、可操作性强等角度挖掘转债品种。此外,公募REITs或成为新一轮投资看点。

  张馨元:当前至三季度末是投资A股的关键时点

  华泰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张馨元表示,今年以来,全球大类资产沿着交易再通胀-交易通胀-交易类滞胀快速轮动。当前至三季度末有望为投资A股关键节点,10月之后全球股市盈利和估值两端或压力渐增。

  今年以来A股经历了三维度的风格切换,即二线资产>核心资产、中小市值>大市值、顺周期>弱周期,市场分歧在于风格切换的持续性。张馨元团队认为当前至三季度末,核心资产、大市值、成长股的收益有望改善,风格切换是中长期趋势而非短期再平衡。

  从择时角度看,经济短周期拐点或不早于三季度;非金融企业盈利能力拐点或不早于三季度;全球宏观流动性拐点或不早于四季度。

  行业比较方面,沿时间、弹性、盈利能力三维度筛选,其中时间维度中“后周期”属性更关键。建议关注:通用机械、自动化、啤酒、公路、零售、铜铝、玻纤、稀土、装饰材料、医疗器械、半导体、国有行。

  主题投资方面,关注制造的“低碳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消费的“多极化”崛起和“第二次”下沉。

  黄乐平:看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等投资机会

  华泰证券TMT研究组负责人、科技与电子首席黄乐平认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硬科技投资、前沿科技及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科技产业发展重要动力。

  展望下一个十年,黄乐平团队认为科技行业投资的四大主线为:

  汽车智能化: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带来的新需求,将是电子元器件厂商未来的最大增量,看好智能汽车与消费电子产业链融合下催生的多元投资机会。

  数字化转型:看好一批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助力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软硬件结合企业能够实现快速发展。

  元宇宙:虚实结合的数字化生活(即元宇宙)是未来人类生活的趋势。远程办公、远程医疗就是元宇宙最初级的场景。长期来看,元宇宙会出现AR、VR、5G等各项技术的杀手级应用。

  半导体国产化:国产化需求将是推动中国半导体行业增长的一个结构性机遇,国内庞大的需求市场及科创板的估值红利有望推动国产半导体公司加速发展,看好中国成熟工艺及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等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