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1-02 09:11:02 股吧网页版
再见2024 2025如何开好“投”?
来源:天天基金

  随着2025年来临,不少投资者开始将目光投向未来,思考如何在新的一年中布局。回顾2024年,A股市场先抑后扬,境内债市持续震荡走强。展望新的一年,投资者该如何调整策略?又有哪些方向值得关注呢?

  2024年呈现“股债双牛”行情

  股市方面,A股市场整体波动较大,全年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年初市场延续2023年下跌走势,沪指于2月初探底至年内最低点2635.09点。随着场内流动性和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善,沪指震荡回暖。

  不过,市场在5月20日到达阶段性高点后再度震荡回调,在9月中旬沪指再次跌破2700点。9月24日以后,受益于超预期政策,A股市场迎来快速反弹,沪指一度突破3600点,随后在3100点至3500点区间震荡。

图片

  数据来源:Wind,数据区间为2024年1月2日至2024年12月25日。历史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未来表现。

  板块表现方面,受益于流动性宽松的货币环境和较高的股息率,银行等高股息红利方向表现较好;此外,政策大力支持新质生产力叠加全球科技周期回暖,通信、电子、计算机等科技板块表现居前;另外,家电、汽车等高端制造在出海景气度较好和国内促消费政策的支持下也位居涨幅榜前列。相比之下,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大消费板块表现相对较弱。

图片

  数据来源:Wind,数据区间为2024年1月2日至2024年12月26日。申万金融地产指数代码为801276;申万科技(TMT)指数代码为801275;申万先进制造指数代码为801272;申万周期指数代码为801271;申万消费指数代码为801273;申万医药医疗指数代码为801274。历史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未来表现。

  债市方面,由于2024年国内宏观经济整体处于弱复苏,货币政策较为宽松,市场流动性充裕,债券收益率不断突破下限,市场整体呈现债牛走势。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今,1年、10年、30年等主要期限国债收益率均大幅下行,其中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2.56%下行至1.72%。信用债方面,5年期AAA级企业债到期收益率从年初2.92%下行至1.94%。

图片

  数据来源:Wind,数据区间为2024年1月2日至2024年12月24日。历史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未来表现。

  2025年的正确投资姿势是?

  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内外部环境中,投资组合的多元化显得尤为重要,投资者不妨采用“杠铃”策略。杠铃策略的核心是将投资组合分为两端:一端是防守资产,另一端是进攻资产。防守资产风险相对较低,包括现金及类现金资产、纯债等低风险资产,对于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来说,也可以适当配置权益类资产。

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杠铃”策略两端的具体配置比例要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来决定。一般来说,风险承受能力越强,进攻端的配置比例可以适当提高。此外,投资者也需要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在市场相对强势时适当提高进攻端资产的配置。

  债市方面,一方面,债市持续走强的趋势有望延续,宽货币走在宽信用前面,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充裕流动性的表述下,资金价格仍有下行的预期;另一方面,债市将面临着静态收益较低、波动加大的新局面。因此,未来对市场的节奏把握或更为重要,极致的交易将会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

  权益市场方面,从相对确定性方向来看,具备明确逻辑的领域依然值得投资者重视,可以持续关注以下方向:

  AI应用方向

  过去几年AI算力快速发展,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实现了高速增长,预计明年仍有望持续较快增长,AI基础建设日臻完善,这为应用的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即便没有很快实现颠覆性创新,众多的微创新也会层出不穷,AI应用的关注度将会持续提升;

  困境反转方向

  包括军工、新能源、医药等,这其中部分行业拐点屡次延后,并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重创,但根据近期行业政策深入分析,拐点临近的概率在提升;

  国内新兴领域的优势产业方向

  从海外相关国家的产业发展脉络看,制造业大国的优势产业一旦实现海外市场的突破,很难在短期内被阻断,当前我国在多个领域存在这种优势,且空间不断扩大。

  红利资产

  中长期来看,利率下行,投资者对于资产预期收益率的要求普遍降低,拥有高股息和稳健分红预期的成熟上市公司吸引力则明显提升。在监管的政策指引下,越来越多具有分红能力和优异现金流表现的上市公司也在逐步提高分红比例,以期更好的回报股东。(文章来源:摩根士丹利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