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2-31 10:11:40 股吧网页版
2024得与失 2025何所待
来源:天天基金

  2024年资本市场尽管诸多波折,但终究还是收获了一场姗姗来迟的盛宴。无论股票,债券,还是黄金,整体上均实现不同程度的收益。

  01

  2024债是“大年”,转债受益正股反弹

  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4-12-28,今年以来债券基金指数收益4.21%,债券再次体现资产配置中的“基石”作用。债基产品中,一级债基与中长期纯债整体表现尤为亮眼,充分受益于债券牛市行情的持续深化。二级债基和可转债基金波动率相对较大,跟随A股市场震荡出现了一定的回撤,但好在全年收益率整体不错。其中,可转债基金的贡献,主要来自于正股带动的修复。

图片

  02

  纯债基金的收益主要来自积极交易

  2024年初,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2.56%,十年国开债到期收益率2.72%,信用债中10年AA+企业债到期收益率3.43%,10年AA+城投债到期收益率3.40%。但2024年10年国债、1年国开、10年AA+企业债和城投债收益率下行均超过100BP,10年国债、10年国开分别下行86BP与96BP。这意味着,即使满仓中长期AA+的信用债,票息收益也较难达到纯债基金全年收益的一半,更多回报则来自于基金经理在利率下行中的积极交易。

图片

  03

  本轮黄金上涨美债并非核心推手

  根据历史数据研究,2000-2022年,黄金价格与10年期美债利率水平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并且从统计意义上来讲,这一期间黄金价格的上涨可以在74.8%的程度上由10年期美债利率下行所解释。但2023年以来,黄金价格与10年期美债利率并未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相反还出现了美债利率与黄金价格联袂上涨的区间。本轮黄金价格的上涨更多是基于美联储降息预期与避险交易的配置需求推动。

图片

  04

  2024权益上演“迟到的盛宴”,终究或是新一轮周期的起点

  在一系列政策的驱动下,“9.24”以来A股逐渐走上震荡上行之路,科技股与券商股积极抢跑。但若贯穿全年,价值100指数表现异常抢眼,各类被动指数基金成为投资人的香饽饽;相比之下,主动权益基金“力有不逮”。但在历次牛市中,被动的表现往往抢跑,主动权益基金往往后来居上。如果从历史周期来看,自1990年以来,A股已经过七轮完整的牛熊演绎,期间每一轮回报不俗。如果从前期2690点算起,A股重又踏上新一轮周期的起点,2025年有望在盈利改善与情绪共振下走出戴维斯双击行情。

图片

  05

  2025年资产配置三大核心脉络

  2025资产配置的三大核心脉络:海外、国内政策、基本面。其中,海外看美元和关税,2025年可能会加大国内资产价格的波动。但考虑到中国经济处于上行通道,美国则在偏弱周期,最终汇率的影响有限。政策层面,12月政治局会议将财政、货币政策基调定为“更加积极”、“适度宽松”。这意味着,“9.26政治局”会议以来的降准、降息以及财政扩张,仅仅是政策“组合拳”的序章,2025年更值得期待进一步政策的出台,并最终带来内需的修复。最终基本面的数据,可以从物价与地产层面去观察并验证。

图片

  06

  低利率时代,权益资产买“两端”

  流动性宽松是培育成长股的温床,低利率则是红利投资的加油站。无论是2015年的“水牛”还是2019年的“科创牛”,货币政策的宽松功不可没,在未来货币政策的宽松护佑下,成长股有望继续成为2025的进攻之选。与此相对应的是,低利率时代,红利股的长期配置价值已经体现出来,也是长钱长投的一个核心选择。

图片

  07

  2025“盈利牵牛”有望接棒估值扩张

  预计2025年,A股将在预期和现实的碰撞中继续前行。明年两会之前,仍是政策窗口期,A股的核心逻辑仍是“政策牵引”,但基本面的数据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有望逐渐反应出来。明年二季度后,是重要的政策成效验证期,若国内有效需求明显改善,基本面向上趋势确立,则A股的核心逻辑转向“盈利牵牛”;但若内外承压加大,则有可能倒逼更大的政策刺激,上演“政策牵引”的升级版行情。

图片

  08

  债向股要收益,股向债要安全

  2024,债券市场充分演绎,资本利得和积极交易成为收益获取的核心来源。2025年,无论票息收益还是资本利得,较2024年或均有所下降,在此背景下,积极拥抱权益资产,增厚债券投资收益,或将是主要策略。而对于权益投资者,混合基金指数滚动年度回报依然处于底部向上修复过程,仍需要积极的债券搭配来平滑资产配置的波动。

图片

  09

  2025资产配置的四个基本思维

  在一系列财政、货币、产业政策的共振下,各类资产均存在积极的配置机会,但还需要有四个思维:1)全球思维,资产配置需要跨国别、跨类别、跨市场,积极分散风险;2)周期思维,充分理解股票、债券、黄金等年度回报率的周期性波动,不追涨杀跌,留一份收益给市场,留一份信心给自己;3)长线思维,估值才更有意义,“买好的”但更要“买得好”;4)对冲思维,不过分追求某一领域的极致,尽可能控制回撤,追求稳健回报。

图片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