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10-08-20 09:50:52 股吧网页版
QDII投资正当其时
  今年以来,随着欧美等国外主要金融市场的回暖,此前一片惨淡的QDII理财产品走出了阴霾,而随着近期一批QDII基金先后募集,QDII基金再次扩容,这使得投资者再次将关注的目光集中到QDII这种投资渠道上。
  QDII基金再现“出海潮”
  随着建信基金旗下的“建信全球机遇”开始募集,我国基金市场中的QDII基金数量突破了20只,根据天相投资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先后有7只QDII基金相继发行并成立。随着今年以来海外市场的持续复苏,基金公司对海外市场的信心正在恢复。
  QDII基金的诞生可说是生不逢时,第一批QDII基金甫一进入市场即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不过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QDII基金在今年以来已经逐渐走出了阴霾。实际上,今年以来QDII基金的表现可圈可点,在A股基金全面溃败时,QDII基金反倒是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首批QDII基金华夏全球精选、嘉实海外、南方全球和上投亚太优势都交出了正收益的成绩单。其中,上投摩根亚太优势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8.70%,排名第二的华夏全球今年以来收益率也达到了7.71%。
  相比第一代QDII基金,第二代QDII包括交银环球精选、海富通海外精选、华宝兴业中国成长、工银瑞信全球精选等基金更加注重分散和控制投资风险。以新近成立的“建信全球机遇”基金为例,该基金采取了“海外中国组合”和“全球(中国除外)组合”相结合的基金投资策略。“海外中国组合”主要投资于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投资的目标比例为30%;“全球(中国除外)组合”投资于其他上市公司,投资比例为70%。同时,该基金还将采取“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与“自下而上”的证券选择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组合构建与风险控制相结合的投资策略进行投资组合的构建,力求为投资者赢得相对稳健的收益回报。
  “第一批QDII基金出海即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在最黑暗的时候,谁也不会尝到甜头。”广发基金国际部相关人士表示。他认为,2009年在策刺激下全球经济回暖,QDII基金取得了净值年均涨幅57.48%的骄人战绩。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介入时机发行,QDII是可以赚钱的。
  上述广发基金人士认为,目前可称得上是第二次买入机会。7月份希腊、西班牙股市已经开始超跌反弹,欧元债务危机进入尾声。在经过上半年的调整后,海外股票估值已经进入合理区间。未来3-5年,亚太地区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人才和智力等方面将出现很好的投资机会。
  银行慎对QDII产品
  相比QDII基金的出海热情,银行对QDII理财产品的态度略显冷淡。“目前对QDII产品还是要谨慎,汇率的因素必须要充分加以考虑。”交通银行个金部高级经理施峥嵘表示。
  实际上,近期在海外金融市场震荡上行的阶段,银行QDII理财产品也已经走出了亏损的尴尬境地。根据普益财富统计显示,在最近的一周(8.2——8.6日),因海外金融市场普遍走高,超九成比例的QDII理财产品净值有所上升,所有QDII产品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37%。其中,招商银行的“海外寻宝系列之招银商品指数投资组合”产品本周上涨5.86%,成为周涨幅最大的产品。
  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正在运行的262款QDII理财产品中,累计收益率为正的理财产品有111款,较上期增加11款。其中,渣打银行的“开放式结构性投资计划瑞银彭博固定期限黄金超额回报指数(UTSN003)”产品位列收益榜首位,其运行以来的累计收益率为63.64%。
  即便如此,交行仍然对QDII理财产品持谨慎态度。据了解,此前交行是商业银行中最早推出QDII理财产品的商业银行之一,并有过成功的运作经验。2008年,在全球资本市场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大幅下跌,基金系QDII及大部分银行系类基金QDII产品均出现面值大幅缩水的情况下。交行“得利宝?QDII-澳视群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充分利用保本票据和金融衍生工具的结合,在风险和收益中寻找最佳平衡点,成功避开了此次深度调整带来的影响。
  虽然之前有过成功的运作经验,但谈及银行QDII理财产品,施峥嵘认为目前很难做。“QDII理财产品有一个天生缺陷,就是要涉及汇率,最后都要用人民币清算。”施峥嵘表示。由于QDII产品在最终清算时都要结售汇换成人民币清算,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目前很多产品的收益率都达不到交易成本。正因为这一点,QDII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市场标的,更要考虑汇率因素。而目前海外金融市场和人民币汇率问题错综复杂,很多投资人士表示一时还难以断定整个海外市场的走势,因此建议投资者在投资海外市场时还是要谨慎。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