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大半年的投资旅程,看股票,看基金,看新闻,忙这忙那的。结果一看收益,绷不住了。一句话说,忙里忙外不如躺平。到现在我理解到这一点,要是我早点躺平或许收益更高。这个组合从今年四月末模拟构建这个基金组合至今,累计12.01% 的收益。收益率不高,甚至显著低于大盘,不过胜在比较稳定。模拟半年,已经今天开始来实盘该组合,目前建仓基本完成。希望能做一个比较好的,类似于全天候组合的组合。
我最初构建这个组合的核心理念,就是承认自己无法预测市场。没有人能知道下一个风口是AI、是大宗商品还是某个地区的股市。因此,我放弃了“押注单一赛道、博取最高收益”的念头,转而追求一种 “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我都能从中分得一杯羹,并且不会摔得太惨” 的策略。
这个组合就是这一理念的化身:
40%的指数基金(自由现金流+红利低波) 作为组合的“压舱石”和收益基本盘,聚焦于A股市场中那些现金流健康、愿意分红且波动较低的好公司,追求长期稳健的增值。
20%的全球QDII基金 是我为“视野”付出的保费。个人来说,标普500更合适,但是标普500大多限制额度,所以挑选风险控制比较好的全球基金来代替标普500,如果标普500可以申购,到时候换成标普500。投资该基金有效分散了单一国家风险。
20%的黄金ETF 和 20%的长期国债基金 则是组合的“减震器”。在权益市场大跌时,它们往往能走出独立的行情,那份“跌得少”的安心,远比“涨得多”的狂喜更让我珍惜。
当然,这个组合并非完美。全天候组合中持有现金,而该组合未持有现金,这是一个显著的风险点,使得该组合收益和回撤比全天候相对高。另外,在牛市中,该组合显著低于平均收益,但是市场的周期永不停歇,牛市之后必有震荡和熊市。该组合借鉴全天候组合模式,又加以修改。由于自由现金流基金刚出半年,该组合加入其中进行模拟,难免有从历史来看的意思,所以现在用实盘来跑,看看是否经得起检验。
个人投资也有几年了,有点感悟。就当下来说,投资于我,早已不是一场关于“暴富”的赌博,而是一场关于“如何更好地生活”的修行。该组合刚开始实盘,历史来看也不久。它的基金配置注定不会暴涨暴跌,它或许不会让我最快到达财富的彼岸,但却能确保我平稳地穿越市场的惊涛骇浪,最终抵达目的地。
这条路,我会继续走下去。希望大家监督#沪指跌破3900点关口! 如何应对?# #今年买基金赚了多少钱?# #银行股逆势走强!行情逻辑是什么?# #低估补涨号启航# #青禾创作计划# #晒实盘# #组合回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