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小伙伴的一个疑问:
4000点了,想上车但又恐高,怎么办?
01
先总结下A股行情。
一句话概括:估值不低,但和债券相比,性价比又还可以。我想这也是很多人纠结的原因所在。
估值上,
随着行情创出十年新高,上证指数的PE也来到了16.74倍的高位,和2018年初、2021年初,前两轮牛市顶部的估值相当。
PE百分位是99.02%,意思是估值比过去10年中99%的时间都高。如果单看PE这一个指标,这个位置无论如何是要谨慎些的。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1月10日
再看“股债性价比”。
因为国债收益率持续下降,虽然PE回到了高位,但“股债性价比”只有4.16%,刚超过近10年的平均水平(4.34%),离前两轮牛市的极限位置还有较大空间。
这也是很多人说,行情才走了一半的依据所在。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1月10日
总结A股行情,这次处处透露着不一样:
一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板块内部的分化。
二是观测指标的分化,估值已经回到高位了,但“股债性价比”才刚跨过中间线。
三是情绪上的始终“差一口气”,每天2万亿的成交已是常态,融资也创了新高,但身处其中,又感觉行情离“沸腾”差那么一点火候。
这也就导致,场内的人不敢轻易离开,怕又涨上去;场外的人则比较犹豫,怕再掉下来,行动上比较迟缓。
02
那怎么办呢?
说实话,如果实在纠结估值和上涨空间的话,港股相对来说可能更合适一些。
首先是估值上。恒生指数当前的PE是12.08倍,PE百分位是79.71%,虽然估值也不低,但和A股的“高高在上”相比还是好不少。
其次是行情上。2018年初和2021年初,恒生指数最高涨到33484点、31183点,当前不到27000点,也还有空间。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1月10日
另外,从个股的角度看过去,港股里面有不少优质资产可以选择。红利方面,港股红利比A股红利股息率更高;医药、消费领域,今年的新消费、创新药行情主要是围绕港股上市公司展开的;科技方面,恒生科技也是公认的比较能代表中国科技核心资产。
再从流动性的角度看过去,港股比A股更开放,受美元流动性的影响也更大。明年,鲍威尔卸任,美联储持续降息是大概率事件,港股比A股更受益于美联储降息周期。
我想这也是公募基金持续南下买港股,以及港股2024年以来表现更好的原因所在。在日前的一次访谈中,洪灏也判断:美联储继续降息+北水南下+国内新政策出台,这些会帮助港股继续向上,就像A股来到4000点一样,恒指也可能涨到30000点以上。

03
产品方面,当下投港股的产品已经非常丰富,有主动基金,也有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中,除了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港股创新药、港股消费、港股红利等,也都能找到对应基金。
但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均衡第一,优选那些收益、回撤均有亮点的产品,持有体验会更好一些。比如,最近发现的“景顺长城港股宝”,这是一个投顾组合,在天天基金APP搜“港股宝”就能看到。
业绩上,
“景顺长城港股宝”成立于2022年5月18日,运行3年多,涨了35.25%,跑赢恒生指数6个多点。
而且回撤控制的也好,基本上每次大的回调中都跑赢了恒生指数,最大回撤31.35%,跑赢恒生指数3个多点。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APP,截至2025年11月10日
这和主理团队优秀的选基能力有关,组合中近1年排名靠前的基金占比97.5%。我去看了最新一期持仓,主要是这些基金:
不算货币基金,3只指数基金+6只主动基金,都排进了同类前50%,景顺长城品质长青(农冰立)、财通价值动量(金梓才)还排进了同类前5%。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1月10日
有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组合买的并不全是港股基金,“财通价值动量”不持有港股,“景顺长城品质长青”的港股仓位才41.09%。
这就要说到组合的业绩基准了,“60%*恒生指数+30%*沪深300+10%*中证货币基金指数”,景顺长城港股宝并不是一个纯港股的组合,而是采用了“以港股为核心,A股为卫星”的配置模式,动态调整A股、港股的仓位(港股仓位不低于60%),以对冲单一市场波动对组合的影响。
比如2022年11月,港股的至暗时刻,也是港股行情的一个大底部,主理团队判断大跌已经反映了资金对港股的悲观情绪,且利好因素开始明晰,选择逆势加仓港股资产,很好的把握住了机会。

资料来源:天天基金APP
再比如在最近10月30日的调仓中,主理团队也对组合中的部分A股资产进行了阶段性止盈,并对A股和港股资产进行了适度再平衡。结合当下大家对A股市场的投资体感来看,A/H股仓位的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具象化了。
资料来源:天天基金APP
在具体基金的仓位配置上,“景顺长城港股宝”选用的是“高股息+科技”的哑铃策略,所选基金既有聚焦高股息方向的,也有聚焦科技方向的,其他则主要是两者兼顾,比较均衡的,保证了组合不过分偏离业绩基准。
至于当下的时点适不适合上车港股宝组合?主理团队也通过港股宝的发车信号告诉了我们——11月11日新鲜出炉的发车买入信号是1份,给出的解读也进一步佐证了“高股息+科技”的哑铃策略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

资料来源:天天基金APP
04
总结起来,
1)上证指数创了十年新高,且估值比较高了,但“股债性价比”才刚跨过平均水平。这就导致很多人比较纠结,入市的话,怕行情跌回去;不入市的话,又怕踏空。
2)和A股相比,港股的估值、离之前高点的距离都比A股有优势,如果纠结A股估值和上涨空间的话,港股可能更合适。
3)投港股的产品中,“景顺长城港股宝”以港股为核心,A股为卫星,动态调整A股、港股的仓位,具体配置上则采用“高股息+科技”的哑铃策略,一手科技,一手红利,从历史业绩来看,收益和回撤表现都不错。如果你看好港股,又希望均衡配置的话,其实不妨考虑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景顺长城港股宝$
$景顺长城稳稳小确幸$
$景顺长城指数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