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仓是卖出离场,转换是换马前行,但如果是全仓转换,原基金也是清仓离场了。天天基金里面有清仓记录,就包含这两种情形。
通常情况下,查看基金清仓之后的盈亏数据可以大致知道股市的位置。熊市中后期复盘,会发现前面每次卖出都是对的,卖出的仓位都可以在更低的价位买回来,而牛市中后期看到的数据,则恰好相反,前面哪一次卖出都是错的,俗称卖飞了,如果不卖的话,可以赚得更多。当然,如果是转换,就要看转入的基金业绩是否战胜了原基金,这个没有直接的数据可以查阅,需要自己复盘总结。
投基账户成立以来,近8年时间,共清仓了288只基金,也算是基金海王了,经历和数据样本足够多,可以看出一些规律。目前看,22年以前清仓的基金,仍然有多只至今跌幅达到40%的基金,一方面说明当时的清仓起到了止损的作用,如果持有不动,依然是大亏,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的核心资产牛市达到了夸张的高度。而23年至24年清仓的基金,清仓至今基本都是上涨的,翻倍的也不少,说明熊市最悲观的时段买入的仓位恰恰是最有希望盈利的,真的是只输时间不输钱,而且无论买什么,都远高于牛市或熊市初期买入的收益。
从基金转换的效果来看,在熊市或恐慌之时,转入当时收益好的基金,至今的收益比不上持有不动,而均衡风格超越价值、红利风格但远比不上成长风格,大概是因为牛市中成长风格弹性更大所致。只不过,这些道理当时也都懂,也曾多次告诫自己,但为追求那份心安,仍然转换了。幸好我每次转换都不是单吊,而是追求稳健平衡,会同时配置多只不同风格的基金,所以事后看来,整体收益还不错,比完全持仓不动稍好点,也就是说,调仓换马整体收益上有正贡献。
复盘总结一下:
1、若近几年清仓的基金,清仓以来都是亏损的,可以采用定投或分批加仓的方法,越跌越买;即使不买,也不能卖;
2、若近几年清仓的基金,清仓以来都是盈利的,可以考虑逐步止盈,严格控制仓位;即使不卖,也要控制买入;
3、历史绩优基金,除牛市末期或熊初止盈止损外,多点耐心,不折腾也许最终效果强于瞎折腾;
4、熊市绩优基金往往在牛市落后,牛市绩优基金往往在熊市惨不忍睹,没有永远的神,其实都是轮回,主要还是市场的贝塔,所谓的阿尔法,可遇不可求;
5、牛短熊长,熊市的长度会远高于起初的预期,所以如果熊市磨底期实在熬不过,转换方向是一种选择,换个方向,对心态有安抚作用;部分赎回然后再定投买回来是另一种选择,整体上会起到做T降低成本的作用;
6、经历了两轮熊市,两轮牛市,会发现熊市往往是相似的,而牛市则各有不同,一定要规避近因效应,从大周期上做配置;
7、如果哪一天发现历史清仓的基金,清仓以来都是正收益,则说明市场位置已接近或超过上一轮牛市的顶峰,这时要做的就是右侧减仓,甚至清仓,而不是憧憬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