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卖出盈利基金的痛苦,我完成了季度再平衡
又到季度末,是我的基金组合“定期体检”日。不管涨跌,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严格执行自己的投资纪律,对组合进行再平衡。
一、我的投资原则:45/35/10/10
我始终坚持一个简单的配置原则,这是我投资体系的基石:
45% 指数型基金(分散布局)
35% 混合型基金(主动管理)
10% 股票型基金(行业侧重)
10% 债券型基金(稳健收益)
这个比例不是随便定的,而是根据我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长期投资目标设定的。既然定了规矩,就要严格执行。
二、本季度成绩单
先说说这个季度的成绩:
收益情况
近1月:+8.53%(跑赢基准5个多点)
今年来:+13.10%(表现还算满意)
当前持仓分布
说出来可能大家不信,虽然设定了45%的指数基金比例,但实际上现在只有39%——不是我不喜欢指数基金,而是因为混合基金太争气了,涨得太好,反而“破坏”了我设定的比例。
具体来说:
指数型:39.02%(比目标低6%)
混合型:38.48%(比目标高3.5%)
债券型和股票型基本达标
三、艰难但必要的操作
这里就要说到本次复盘最“反人性”的操作了。
不得不减仓的“优等生”
景顺长城品质长青混合A:减仓550元
银华内需精选混合:减仓542元
说实话,卖出这些赚钱的基金心里确实不舍。这两只基金收益率都在13%以上,表现很好。但投资不能感情用事,既然超配了,就要果断减仓。
大胆加仓的“潜力股”
减仓之后,我把资金主要投向了两个方向:
1. 华夏恒生高股息ETF(加仓1200元)
这是我本次的重点加仓方向。港股高股息品种现在估值很低,股息率很高,正是布局的好时机。别人恐惧我贪婪,这个时候我愿意多买点。
2. 博时纳斯达克100ETF(加仓669元)
美股科技股是长期看好的方向,虽然近期有波动,但长期趋势不变,小额定投继续。
3. 交银纯债债券(加仓75元)
债基最近小幅下跌,正好逢低补一点,维持10%的稳健仓位。
四、为什么这样调整?
很多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卖出上涨的,买入滞涨的?
这其实是个投资理念问题。再平衡不是预测市场,而是管理风险。我的目标是保持组合始终在我的风险承受范围内,而不是追求短期收益最大化。
减仓混合基金不是因为不看好,而是因为它涨得太多,使得我的组合风险变高了。加仓港股高股息也不是因为能马上大涨,而是因为它估值低,安全边际高,未来潜力大。
投资要做时间的朋友,就要学会延迟满足。
五、心得体会
1. 纪律大于预测: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市场,但有纪律的人永远不怕市场波动
2. 逆向思维:市场恐慌时要敢于买入,市场狂热时要舍得卖出
3. 长期主义:不看一时得失,关注3-5年的长期回报
这次再平衡后,我的组合重新回到了预设的风险水平上,晚上又能睡个安稳觉了。
投资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心性,练的是纪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认识市场,更要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