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咱们国产AI的热潮推动各行各业的创新,科技这块儿已经变成了全球投资者抢着投资的热门领域。弄明白A股和港股的科技板块有啥特点,能帮投资者们更好地把握未来的投资重点,做出更靠谱的决策。
A股制造业优势明显,港股侧重科技服务

咱们看看这些股票板块,A股里的科技公司比港股多多了,主要集中在硬件、半导体、汽车零件这些制造行业。A股的科技板块里,硬件公司有729家,半导体公司196家,汽车和零件公司264家,加起来占了超过七成。还有软件服务公司345家,医疗健康公司也不少。
港股的科技股呢,主要是互联网、高科技服务和生物医药这些新领域。港股的科技服务行业,包括软件、通讯、媒体娱乐、消费者服务,在市值和行业影响力上特别厉害。公司种类很多,有像腾讯、阿里、美团、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大公司,也有理想、小鹏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还有媒体和创新药企。信息技术和通信服务业在港股科技市值里占了42.9%和12.7%。
港股头部效应突出,A股创新企业分布广
咱们A股市场里科技公司挺多的,不过呢,这些公司比较分散,市值大多集中在一些小企业里。前十大科技公司的市值加起来才占20.7%,主要是些高端制造业的领头羊,比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寒武纪这些公司,这说明咱们A股市场挺支持产业的厚度和创新能力的。
再来看看港股市场,那边的科技板块就显得集中多了,前十大科技公司的市值占比高达66.1%。这里面不仅有腾讯、阿里巴巴、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还有比亚迪、小米这样的制造业大佬。港股的这些平台型科技公司既有全球影响力,又能带动整个产业链,这种结构对于追求高成长和高市值的公司来说,能很好地分散风险。

得注意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A股高科技公司想去港股上市,这样一来,港股的结构可能会变得更好,创新制造和服务两方面都会加强,“中国科技+全球市场”的特点会更加明显。对于那些想找行业领头羊、高成长性科技资产的投资者来说,港股科技板块是个值得长期关注的地方。
不过鉴于4月份以来,尤其是关税问题,导致港股科技板块出现了波动加剧的情况,那什么时候可以入手呢?观察今年以来恒生科技的走势,明显可以看出指数仍处在回暖的趋势。虽然至今都没有从4月7日的下跌中恢复过来,但如果下跌那天就买入,现在也能吃到不少的反弹。
所以我的观点是,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可以入手恒生科技,尤其是短期回调砸出来的黄金坑,机会不容错过。如果没有一次抄到底,也可以分批定投买入,毕竟咱们看中的是恒生科技的长期成长性。

综合来看,港股科技板块的结构亮点和未来的潜力都不错,建议投资者们多关注港股科技的机会,合理配置港股科技ETF工具。摩根恒生科技ETF联接C(018578)$摩根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8578)$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专注于港股的头部科技资产,能帮助投资者分散风险,享受行业增长的好处,是投资中国科技升级和创新的好工具。
#互联网巨头抢购算力资源!投资机会来了?##机器人板块再度走强 多股涨停##假期将至,持币or持基?#
$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C(OTCFUND|012349)$
$建信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C(OTCFUND|012571)$
$恒生前海恒锦裕利C(OTCFUND|006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