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近年末,公募基金分红迎来一波热潮。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分红潮不仅规模显著增长,更出现了主动权益基金尤其是成长风格产品罕见参与的新变化。
年内分红超过2000亿元
今年基金分红的“含金量”显著提升。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年内超千只基金进行分红,分红总额达2041.8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幅高达25%。从分红主力来看,规模领先的4只沪深300ETF均已完成分红,且分红金额在全市场遥遥领先。
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响应监管号召,积极加大分红力度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也是今年来分红潮持续加码的驱动因素之一。
主动权益基金罕见分红
除了ETF的大额分红,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大比例分红更让市场瞩目。与此同时,不仅红利主题基金分红频率明显提高,向来鲜少分红的成长风格权益基金也加入分红阵营。
在公募基金领域,分红主角历来是债券型基金或高股息策略权益基金,成长风格基金因以“复利增长”为核心目标,通常更倾向于将收益留存用于再投资,此次大规模参与分红,成为今年分红潮中较为突出的看点。
基金年底集中分红有何影响?
年底集中分红对市场各方均有积极意义。对基金公司而言,分红是业绩盈利的直接兑现,既能彰显产品盈利能力与合规水平,又能吸引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为后续规模扩张奠定基础;对投资者来说,现金分红可灵活补充现金流,红利再投资则能免申购费增加份额,叠加长期持有的税收优惠,进一步提升实际收益;对市场而言,分红引导资金向绩优产品与高分红板块聚集,强化价值投资理念,而基金分红后对持仓的优化调整,也将为市场引入更多长期资金,助力生态完善。
总的来看,基金年底加大分红力度回馈投资者,投资者既可借助分红实现收益落袋,也可结合自身需求选择再投资分享长期成长红利。随着公募基金运作愈发规范、分红机制愈发完善,常态化的分红或将成为行业标配。
基金投资有风险。在进行投资前请参阅相关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判断基金是否与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投资需谨慎。
$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OTCFUND|001230)$$鹏华医药科技股票C(OTCFUND|01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