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上海两地相继发文,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叠加行业低估值和基本面改善,医疗器械行业或迎来价值重估?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我国一直大力支持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创新器械审评加速、分类管理规则细化、监管强化与质量提升、创新器械进院支持;集采方面,规则设计愈发精细化、合理化,不再以最低报价作为唯一参考。在国家支持创新、集采“反内卷”原则的驱动下,政策逐渐从控费向提效转变,有利于企业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创新研发中。
市场规模逐年攀升
“十四五”期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据沙利文数据分析,2020-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总体市场规模从7298亿元增至9417亿元,年复合增速为6.6%。预计到2025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突破1.2万亿元,到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1万亿元。
创新技术不断涌现
2024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创新医疗器械65个,截至2024年底,国家药监局共批准315个创新医疗器械上市。2025年上半年,我国批准创新医疗器械45个,同比增长87%。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目前,国内企业在高端器械领域仍面临一定技术瓶颈,尤其是核心元器件和技术的国产化率较低,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行业估值正在重估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短期来看,随着政策缓和、集采出清、新产品新业务拓展和出海布局,预计2026年多家医疗器械龙头公司迎来业绩拐点,建议把握业绩估值修复投资机会,以及脑机接口、AI医疗等医疗新科技方向投资机会。医疗器械板块的长期投资机会来自创新、出海和并购整合,板块的创新性和国际化能力逐步得到认可、估值正在被重估。
基金投资有风险。在进行投资前请参阅相关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判断基金是否与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投资需谨慎。
$鹏华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21088)$$鹏华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