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26),创新药再度大涨,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指数盘中一度大涨超3%,后续有所回落!(数据来源:choice,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亦不代表相关基金表现)
流感季来袭,医药板块再受催化!11月以来,全国多地流感活动进入上升期。叮当快药北京智慧药房运营部相关负责人 表示,目前像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这两种药品销量上涨是比较明显的,其中奥司他韦近7天销量上涨率达237%,玛巴洛沙韦销量上涨率达180%。(资讯来源:财联社)
消息面上,美12月降息概率提升,或利好利率敏感的创新药板块反弹!此外,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美高层进行通话是美方发起的,通话的氛围是积极的、友好的、建设性的。两国高层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沟通对于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十分重要。
新药进展方面,11月24日,某创新药龙头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化学1类新药双链小干扰RNA(siRNA)药物(SYH2061注射液)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可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该产品亦已于2025年10月获得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
【全球重回降息通道,国内政策结构性转向!】
光大证券表示,全球重回降息通道,国内政策结构性转向。随着美在2025年9月再次降息,宏观环境有望重回降息通道,利好创新类资产。同时,随着全球普遍性的人口老龄化,卫生支出上行态势明显,驱动着医药产业的全球需求扩容。近年来,中国医药创新崛起已势不可挡,未来的全球医药总需求蛋糕将被中国医药产业抢占越来越大比例,带动中国医药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的长足发展。此外,国内政策亦出现结构性转向,医保谈判“腾笼换鸟”支持创新药,集采“反内卷”稳定产业盈利。(来源:光大证券20251124《小核酸药物风起云涌,下一代创新药浪潮呼之欲出》)
【创新药M&A单月交易规模突破310亿美元,创近十年罕见高位!】
招商证券指出,10月生物科技领域的资本情绪进一步回暖,创新药M&A单月交易规模突破310亿美元,创近十年罕见高位,并购与BD同步进入高活跃区间。跨国药企的战略重心再度回到“平台能力+差异化管线”的双轮驱动模式,其中某跨国制药龙头以120亿美元收购另一公司具有标志性意义。该交易通过引入AOC平台与TfR1介导的肌肉递送技术,使小核酸疗法实现从传统“肝靶向”向“组织拓展”的关键跨越,显著提升了相关赛道的战略价值。
与此同时,围绕代谢领域核心资产的争夺进一步凸显赛道热度。某减重药厂商在多方竞争中最终以约100亿美元被某全球创新药龙头收入囊中,高溢价交易不仅体现资本对减重与代谢市场的强烈共识,也显示该领域估值正在进入新一轮抬升周期,外延式并购成为获取差异化资产的关键路径。
与全球趋势相呼应,10月中国创新药也迎来突破性进展。某头部创新药企与某生物药企达成超114亿美元的联合开发与商业化合作,首次将国产核心管线深度纳入全球价值链,出海模式从“单品授权”迈向“全球权益参与”。(来源:招商证券20251125《全球医疗产业升温》,涉及资讯仅为介绍,不代表任何个股投资建议)
【中国创新药企突围!热门赛道ADC和双抗怎么看?】
浙商证券指出,中国创新药行业经历20余年的学习与积累,正进入创新蜕变期,多个新技术(ADC、双抗等)管线全球占比实现领先。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更多的受让方是MNC,意味着中国本土创新药已经得到MNC机构充分认可。
1、ADC:临床持续验证,新方向绝对领先
1)BD:交易首付款已跻身全球前十。中国ADC创新药全球BD首付款排名已有2款进入前十。中国单个ADC药物首付款超过1亿美金的仅有4款创新药,未来仍有很大的估值弹性。中国本土创新药在FIC创新已经引领全球,不考虑传统的单抗ADC,在双抗ADC和双Payload ADC领域进展领先,这些领域也有较大可能性出现更优效的临床数据和超越现有BD首付款的deal。
2)靶点:全球ADC领域开发热门靶点中,中国创新药企业的管线全球占比基本上都超过50%,HER2、TROP2 EGFR、B7H3、c-Met、HER3、CDH17中国创新药管线全球占比分别达到61%、76%、75%、68%、73%、73%和83%,充分验证本土创新药工程师红利的优势。
2、双抗:中国管线绝对领先,未来可期
1)BD:霸榜全球首付款前五大核心资产。历史上双抗相关BD交易首付款前15中有8项直接为中国管线license out交易(1款为中国管线二次BD交易),前5中全部为中国双抗资产的交易,更加凸显中国创新药在双抗领域的绝对领先优势。
2)靶点:中国管线领先,实体瘤未来可期。从临床管线看,实体瘤(PD-1/PD-L1为主)和血液瘤(靶向CD3的TCE为主)是最主要的研发方向相关热门靶点,中国创新药管线全球占比全球领先,比如PD-1/VEGF和PDL1/VEGF管线占比分别达到92%和89%,CD3/CD19和CD3/BCMA管线占比分别达到64%和75%,中国创新药产品国际化突破值得期待。(来源:浙商证券20251121《2026年创新药行业年度投资策略》)
持有小贴士
市场波动是常态,尤其是在高成长、高弹性的创新药板块。面对回暖行情,与其追问"会不会V型反转",不如思考如何与波动共处。
本轮创新药行情周期级别可能偏长,长期持有或许是能够穿越短期波动的良方。具体而言:
l 如果您是已有持仓的投资者且仓位可控,指数波动、大众恐慌时不必急于杀跌,而是可考虑分批加仓以摊薄成本。但若仓位已较高或对波动敏感,则不必急于操作,避免因情绪化交易放大风险。核心原则是:用闲置资金参与,确保能承受行业固有的高波动特性。
l 如果您之前未有持仓,回调则可提供更合理的介入窗口。行业正处三重拐点:盈利层面(龙头从亏损转向持续盈利)、成长层面(临床研发数量全球第一+出海爆发)、政策层面(商保支付改革)。
但操作上需注意三点:一是采用分步建仓策略,避免一次性投入;二是投资周期不宜设定太短,以消化短期波动;三是严格使用闲钱投资,确保不影响日常生活。历史经验表明,创新药的成长收益往往需要时间兑现,耐心是重要前提。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欢迎关注$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21030)$$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1031)$!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A(OTCFUND|470888)$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C(OTCFUND|017873)$
$汇添富全球医疗混合(QDII)人民币(OTCFUND|004877)$
$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混合A(OTCFUND|011826)$
$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混合C(OTCFUND|011827)$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以上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由国证指数有限公司(“国证”)编制和计算,其所有权归属国证及/或其指定的第三方。国证对于标的指数的实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特殊目的的适用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不因标的指数的任何延迟、缺失或错误对任何人承担责任(无论是否存在过失)。国证对于跟踪标的指数的产品不作任何担保、背书、销售或推广,国证不承担与此相关的任何责任。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目标ETF的联接基金的表现不能保证会与目标指数和目标ETF表现完全一致。以上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定期定额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方式,但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本宣传材料所涉任何证券研究报告或评论意见在未经发布机构事前书面许可前提下,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所涉相关研究报告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咨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承诺,阅读者应自行审慎阅读或参考相关观点意见。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的标的指数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该指数近5个完整年度(2020-2024)的涨幅分别为88.80%、-21.59%、-25.60%、-22.80%、-10.50%。
#汇财友道##流感药订单飙涨14倍 医药板块走强!##3800点的A股值得加仓吗?##大科技普涨 CPO又冲了##观点搭子团火热招募中!##低估补涨号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