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高估了创新能力、低估了产业政策和制造能力?一直以来关于科技创新环境和产业
我们是否高估了创新能力、低估了产业政策和制造能力?
一直以来关于科技创新环境和产业政策效果的争论一直喋喋不休,比如你会看到《浪潮之巅》介绍美国波澜壮阔的创新历史,或者《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分析认为许多的发明创造都产生于宽松自由的环境,你会觉得创新才是引领经济发展的一切。
但是也有《亚洲大趋势》用许多失败国家的案例,分析了为什么产业政策非常重要。再比如欧洲虽然有不错的创新环境,但是由于没有产业政策,错过了一波又一波。近几年,日本、美国也都在反思自己没搞产业政策。
我觉得,你可以用诺贝尔奖获得地区去分析一个地方的创新条件。但是你不能用这个去分析他们的赚钱能力。
例如发明飞机的、发明火车的、发明电脑、发明洗衣机的公司,是最后从中赚到大钱的公司吗?未必吧。
制造业的发明,技术似乎不是最核心的赚钱条件,而是大规模量产、足够大的市场以及不断的升级优化。
所以没必要对中国的科技和制造业悲观,我们或许创新能力不如老美,但不代表我们不能赚钱。
至于软件、互联网、AI,它也不是最依赖创新,而是最早形成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的公司最具优势,目前来看互联网和软件虽然美国更有优势,但是AI领域,还真不一定。
至于欧洲,它到底有什么优势?除了几个老的消费品牌,其他我真是想不太出来
#基金##投资理财#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