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A股大科技板块整体低开,存储芯片领跌,沪指失守3900点。在市场整体情绪承压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当前更应关注商业化路径清晰、产业支撑明确的方向,其中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能源技术的核心代表,展现出较强的确定性和成长潜力。
一、科技为何集体回调?
1、12月美联储可能不降息了由于经济温和扩张、劳动力市场逐步降温但未现急剧恶化,美联储官员对12月是否进一步降息出现明显分歧。市场对美联储12月10日降息概率押注跌至32.8%,较1个月前的超90%大幅回落。(数据来源:第一财经,截至2025/11/20)
2、担心“AI”叙事泡沫
尽管英伟达最新财报远超预期,暂时缓解了市场焦虑,但投资者整体情绪仍显谨慎,担心估值过高、资本开支过大以及盈利路径不清晰等问题。在流动性预期收紧的的大背景下,全球股市主心骨“AI”叙事面临挑战。
3、机构调仓与资金流向变化
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对科技板块的持仓已接近历史高位,受合同约束无法继续加仓,部分机构选择获利了结,落袋为安;另一方面,临近年底,部分机构为锁定收益、调整仓位结构,资金更倾向于流向防御性板块或锁定收益,科技股资金面压力增大。
市场对政策的预期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短期情绪波动并不改变中国资产基本面的中长期逻辑。在流动性预期扰动的阶段,我们更应保持冷静,关注那些有产业支撑、有政策托底、有业绩的方向,不因短期波动而打乱长期布局的节奏。
二、当前为什么更应关注固态电池板块?
1、技术硬实力:性能优势明确,应用场景广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远超当前液态电池,续航有望突破1000公里,并能从根本上提升电池安全性,特别适合电动汽车、储能、无人机等高要求的应用场景。
2、需求实打实:储能出货量、订单高增
2025年1-9月全球储能电池出货428GWh,同比增长90.7%;1-9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1067.2GWh,累计同比增长55.8%。储能市场需求旺盛,国内锂电池龙头企业持续向上游材料厂商发出采购大单,11月国内电池与材料厂商排产延续高增长。(数据来源:鑫椤资讯、五矿证券研究所,截至2025/11/20)
3、政策组合拳发力: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国家层面积极推动,国资委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目标2026年实现硫化物全固态示范装车;工信部加速构建标准体系;发改委对固态电池企业给予15%投资补助,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华安新材料主题基金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先锋,在控制风险的同时积极把握产业变革机会,侧重固态电池,兼备储能、供给出清新能源环节。中期看好固态电池上游原料投资机会,同时灵活控制仓位,把握钠电等低位板块的轮动机会。
市场波动是常态,短期回调反而让优质赛道的估值更具吸引力。固态电池的长期成长逻辑没改变,与其被情绪带着走,不如坚守有硬逻辑支撑的方向!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产品收益存在波动风险,投资需谨慎,详情请认真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
$华安新材料主题股票发起式C(OTCFUND|017825)$$华安新材料主题股票发起式A(OTCFUND|017824)$$华安新能源主题混合A(OTCFUND|014541)$$华安新能源主题混合C(OTCFUND|01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