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作为一名持续关注优质基金管理人的基金博主,近日我有幸参与了永赢基金李文宾先生的调研会议,收获颇丰。李文宾先生拥有“实业+券商+公募”的复合背景,19年从业经验中8年管理基金,其代表作永赢科技驱动混合C今年涨幅43.39%,大幅跑赢市场。
李文宾的投资框架清晰且坚定:专注于高质量成长股,不以标签定义成长,而是回归ROE的持续改善能力。他善于从收入、利润、利润率等经营指标中挖掘“真成长”,同时高度重视企业战略、文化、执行力等软实力。这种“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能力,结合对技术趋势的敏锐度,使他在半导体、新能源、AI等多轮科技周期中均能提前布局,捕捉产业拐点。
值得一提的是,他管理的产品不追求短期轮动,而是基于中长期产业趋势进行配置,例如2024年三季度以来,永赢科技驱动的前十大重仓已全面聚焦AI产业链,体现出对科技主线的坚定信心。
关于当前市场的特点,李文宾的观点是,本轮牛市与2015年杠杆资金、2019年外资驱动的行情不同,当前由险资、理财子、GJD等国内机构主导,这些资金具备较强的政治站位与使命感,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与科技转型,从而推动市场呈现“指数搭台、科技唱戏”的特征。
他对比了中美两国对资本市场的依赖,美国需要资本市场支持AI产业与制造业回流,中国则需要资本市场反哺科技升级。AI技术的影响远超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正从消费端渗透至生产端,系统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他认为当前AI产业仍处于“技术扩圈+商业模式扩圈”的早期阶段,尚未到泡沫破裂时。
在科技股近期调整的背景下,李文宾明确表示科技股仍是行情主线,调整只是阶段性的高低切换与细分赛道再平衡。
他提出2026年三大重点方向:
1. AI产业链供需紧张环节:如存储设备、美国电力能源缺口受益企业、国产算力链;
2. AI新趋势落地:包括AIDC、高端光源、OCS互联技术及AI在制造业的应用;
3. 潜在拐点型产业:如具身智能、6G、量子计算等“十五五”规划重点领域。
此外,他也看好军工智能化、无人化等方向,认为其处于0到1的爆发前夜,风险收益比适中。
作为投资者,我们常被市场短期波动干扰,而李文宾的分享提醒我们:投资需要回归产业本质,忽略噪音,把握核心矛盾。他强调,科技股投资不应简单看估值高低,而需关注技术迭代是否停滞、企业增速是否持续。例如,当前通信板块估值与业绩增速匹配,并无明显泡沫,类似1995年互联网早期阶段。
对于基金投资,李文宾管理的产品注重仓位管理与风险收益比的动态平衡,会根据产业阶段、估值水平进行调整,而非盲目追涨。这体现出一位成熟基金经理对风险控制的重视。
作为投资者,我们或可借助这类深耕科技主线的基金管理人,把握时代红利,但也需保持理性,不盲目追逐热点,而是基于长期趋势布局。
$永赢科技驱动C(OTCFUND|008920)$$永赢科技驱动A(OTCFUND|008919)$
#沪指跌破3900点关口! 如何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