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集团昨晚公布其2025三季报,Q3总营收为1131.21亿元,同比增长22.3%;实现经调整净利润113.11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0.9%。
不过市场不太买账,今日股价跌超5%。具体看,其三季度增长主要来自卖车,其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99.2%,同期手机业务收入却同比下滑3%。结合近期其面临的舆论危机、电动汽车行业竞争超预期等因素,其汽车业务来年预计压力较大,小米高管也坦言“2026年非常有挑战”。
昨天公布财报的还有百度,这是其首次披露AI业务收入,2025年第三季度来自AI业务收入100亿元,增长50%;其中,AI云收入同比增长33%;AI应用收入达26亿元;AI原生营销服务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62%。不过总体业绩来看,百度三季报营收下降7%,2025Q3净利润亏损112亿元,经营利润亏损150.09亿元,表现难言理想。于是,今日股价微跌。
近期,港股科技公司Q3季报都在逐步出炉,此前已经公布财报的腾讯,收入/利润增速分别有15%、18%,但Q3资本开支同比下降24%。下周还有阿里。整体看,Q3港股互联网公司业绩超预期的概率较小,市场依然是Risk-Off状态。
向后看,除了南下资金以外,海外资金依然没有减少低配中国的仓位,不能有外资加仓的过高期望。国内A股市场,接近年底,各路机构资金积极调仓,典型特征就是之前持仓共识的科技板块出现较大调整,加入双十一打折行列。从基本面而言不能解释这种买卖行为,只能从持仓博弈和交易心态来评估,但是整体上不用过分担心。北美市场,政府长期关门造成流动资金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市场多头踩踏,尤其是投机特性的个股。美国政府终于在打破关门记录之后,各方妥协重新开张,但是矛盾依旧,市场短期调整之后,很快会进入科技叙事和年底Santa Claus Rally。美联储年底降息的几率仍然在,不必说风就是雨。
短期来看恒生科技大概率仍旧是震荡格局,调整并不可怕,这是个很诱人的交易型资产,涨多了会有人卖,跌多了也会有人买。接下来,很快市场将展望2026的发展机会,但是短期买入就期待上涨,并不现实。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QDII基金主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外,还将面临汇率风险、境外证券市场风险等特殊投资风险。提及个股仅作示意不作投资推荐。
$天弘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A(OTCFUND|018043)$
$天弘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C(OTCFUND|018044)$
$天弘中证中美互联网(QDII)A(OTCFUND|009225)$
$天弘中证中美互联网(QDII)C(OTCFUND|009226)$
$天弘全球高端制造混合(QDII)A(OTCFUND|016664)$
$天弘全球高端制造混合(QDII)C(OTCFUND|016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