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泡沫的破裂,就在今晚?
如果11月你亏钱了,也别太焦虑。
毕竟A股已是全球最坚挺的市场了。下图是全球主要股市的11月涨跌幅。
上证指数仅下跌0.2%,恒生指数下跌0.3%,沪深300下跌1.1%。而其他股市都是2%~7%的跌幅。
如果你这波亏得远比指数多,那大概率也是之前跟风追涨了。
我只能说,天天吃鱼哪有不被鱼刺卡喉咙的。更何况你吃的还是别人挑剩下的,刺多点不是很正常嘛
现在全球市场不是很稳定,主要在等一个事,也就是今晚的英伟达财报。
财报好,大家就觉得AI泡沫还能继续奏乐继续舞;财报不好,很多人会先跑为敬。
AI泡沫到底走到哪了,我这里也简单说下。
A股可参考时间太短,我们主要看美股。下图黑线是过去30年纳斯达克指数,用来代表科技股走势。
紫线是纳指相当于标普500的比值。向上表示纳指(科技股)大幅跑赢标普500(市场整体),向下反之。
你会发现,这两年科技股大幅跑赢市场。科技股相对于市场的跑赢程度,已经来到了历史性高位。
上一次这么高,是2021年牛市顶部。随后科技股带着美股整体下跌,纳指下跌了近40%。
再上一次,还是2000年互联网大泡沫的顶部。同样,此后也是科技股带着美股暴跌。不过那次回撤就大多了,纳指跌幅超过75%
换言之,当前股市对AI的乐观程度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所以市场会愈发在乎每一个重要信号,不管是美联储的降息与否,还是英伟达今晚的最新财报。
要知道,英伟达的体量已经非常大了,在美股指数的占比已接近10%。
而放在港A股更是吓人。
英伟达总市值30万亿人民币。仅仅这一只股票的市值,就相当于1/4~1/3个A股。
而港股所有科技股全加起来(包括互联网平台腾讯阿里美团、汽车电子小米比亚迪小鹏、芯片中芯华虹、家电美的海尔等等等),总市值也只有英伟达的一半
所以这份财报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当然,在我看来,财报只是一时的,这次超过预期、下次可能又低于预期。核心还是AI这个泡沫是否过大了。
我们可以简单计算下。
英伟达CEO黄仁勋说接下来AI领域的投入要达到3万亿美元。也正是这样的数据预期,带来了英伟达包括A股很多科技股的股价暴涨。
但问题是,资本家投出去3万亿,那可不是白投的,未来是一定要收回去的。所以我们就算一下,需要赚回来多少钱才能覆盖这么大的投资。
AI主要是服务器的投入。服务器折旧一般在5年左右,但现在算力迭代很快,4年就差不多了。
3万亿放在4年折旧,每年折旧成本是0.75万亿,维护成本对等为0.75万亿。这也意味着AI每年至少要创造出额外0.75万亿的利润才能收回成本。
按照美股科技股20%左右的利润率来算,也就是3.75万亿的营收。
换言之,AI在全球现有经济基础之上,每年额外创造出3.75万亿美元的价值,才能收回当初的投资。
这个数值到底算不算大,很多人没有概念。那我再给你提供几组数值,你就明白了。
有人说,AI能提升手机等消费电子的价值。如果AI能成,愿意买更贵的AI手机。可全球手机市场,算上渠道增值,每年的销售额也就0.5万亿美元。
也有人说,AI能提升广告的价值,把合适的广告推荐给合适的人。现在互联网平台的核心收入之一,也是广告。而全球广告市场的总价值,不到1万亿美元。
还有人说,AI能给汽车赋能,提升汽车的销售价格。而全球汽车每年的总销售额,也就3~4万亿美元。如果每台汽车用上了AI,售价可以提升20%,那也只能创造0.6万亿美元的营收。
再换个角度,假设全球有20亿人需要日常使用AI。那么每年每人需要为AI额外付费1875美元,折人民币1.3万元。各位能消费得起嘛?
咱无法预测未来。但不得不说,AI未来得成为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有用到必不可少,才能消化黄仁勋所谓的巨额投资。
所以AI股的股价已经反映了很多预期。未来也能涨,但不能指望它涨那么疯狂了。不过,市场往往是非理性的。
当然,反过来,AI股吸走了市场上大量的资金,导致其他股票价格下跌,表现不佳。但这可能是一种机会,而不是风险。
而我已经靠这样的机会赚到钱了
比如这两天纳指一直在跌,但美股有些行业却一直在涨。
本文篇幅有限,我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