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补涨号启航#,这几年我最大的理财感悟就是:与其追热点不如买潜力。去年热门赛道一度涨得凶,今年不少板块却碰到了回调压力。犹豫再三之后,我把目光锁定在了指数基金上。可买指数基金不是随便点一下申购那么简单,它背后的问题值得好好琢磨。借着此机会,我梳理了几个关心的问题,打算向$华宝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3408)$的基金经理陈建华先生诚恳请教。
第一个问题:最近AI板块明显起伏较大,不少人喊着高位回调要小心操作。请问陈经理,我们买入这只跟踪人工智能指数的ETF,该秉持短线思维还是长线条布局?比如说,是根据市场情绪做波段,还是放上三五年不看账户?您能否用生活中的例子帮我们通俗说明两者之间的实际差别?
第二个问题:我们在场外买的是联接基金,这里面涉及到什么特别的交易费用吗?平时看新闻说ETF要关注折溢价,那联接基金是否也存在类似价格偏离净值的风险?希望您能用买菜、打车这种接地气的比方解释清楚,也便于我们小散做好心理预期。
第三个问题:我知道您同时也在管理化工等周期板块产品。想请教您,从大类资产轮动的角度看,现在投资人工智能这类成长板块,与投资周期型资产的主要差别在哪里?如果市场风格突然切换到大盘蓝筹或传统行业,您的团队有没有相应的应对策略?
更进一步说,目前国内人工智能政策环境变化快,资金进出频繁。能否谈谈您如何判断指数本身的估值水位?比如当前创业板AI指数中的成分股,平均市盈率、市净率处在什么历史区间?基本面的支撑力足够抵抗短期市场震动吗?
最后一个问题可能有点细节,但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会在意——这只基金是发起式基金,这意味着基金管理人也投了钱进来。那是不是等于基金经理和基民利益绑得更紧?如果未来业绩波动较大,你们会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维持持有人的信心?
写到这里,我也回忆起自己刚接触基金时的那份忐忑——生怕钱投进去就成了市场的小白鼠。不过经过这几年不断学习和复盘,我慢慢认识到,与其困在焦虑里,不如静下心来研究产品、选对人。特别是在当前这种结构化牛市格局下,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变革的代表领域,长期逻辑依然扎实。正因如此,我才格外关注陈经理的专业见解和操作思路。
如果以上问题能得到您的耐心解答,我想不仅能帮助我这样的散户妈妈做决策,也能为更多关注科技指数投资的普通投资者提供一份清晰的参考。毕竟理财这条路,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最后真心祝愿华宝基金“低估补涨号”能乘风破浪,带着我们每一位持有人驶向更稳健的收益港湾。@华宝基金陈建华 @华宝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