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投资者小伙伴,大家好!我是英大灵活配置B(001271)的基金经理刘宇斌。过去一周(11.10-11.16)机器人板块延续高景气态势,政策与产业端的双重催化让赛道热度持续攀升。下面我们结合市场动态与大家关心的问题等,带您把握赛道逻辑。
一、上周主题热点解读
1. 工信部部署“机器人+”行动,推动机器人加速进工厂
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工信部规划司司长姚珺宣布深入实施 “机器人+” 应用行动,明确推动工业、人形机器人进工厂,优先在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细分场景规模化落地,同时将机器人应用拓展至采矿、民爆、应急等复杂恶劣领域。该政策是国办场景培育开放意见的重要落地举措,将与 5G、人工智能等领域政策协同,助力我国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优势。
2. 宇树科技CEO释放行业信号:AI +生态驱动,机器人赛道迎增长机遇
11月16日,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在2025“人工智能+”大会上明确,下一个十年是机器人从 “能运动” 走向 “能做事” 的 “生长与绽放期”。AI与多模态大模型的深度融合,将赋予机器人 “理解世界” 的能力,工业协作、养老护理、家用服务等场景将实现规模化落地。他强调产业需共建生态,通过开源合作降低创新成本,建立伦理安全标准,加速技术突破。
二、赛道小知识:机器人的 "智慧大脑"——控制器
如果把机器人比作一个人,那么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就是它的 "关节、肌肉、大脑",这三大核心零部件不仅决定了机器人的精度、稳定性和负荷能力,更占据了整机成本的 70% 以上,是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环节。前两周我们介绍了减速器和伺服系统,今天要介绍的是——控制器。
控制器作为机器人的核心中枢,承担着指令解析、路径规划与动作执行的关键职能,决定着机器人的动作精度、响应速度与智能化水平,其核心价值在于“精准控制”与“多任务协同”。当前市场格局呈现“中低端国产主导,高端外资垄断”的特征,高端领域虽仍有进口依赖,但本土企业在性价比与定制化服务上优势显著,随着汇川技术、埃斯顿等企业的技术突破,国产替代加速推进,并从工业场景向人形机器人领域延伸,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三、投资者问答: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速度会受到哪些核心因素推动?
1. 技术突破:产业化的 “硬底座”
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实用化,离不开软硬件的协同进阶。硬件端,谐波减速器、高功率电机等核心部件向小型化、高精度突破,优必选 Walker S2 的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显著提升,大幅提升了关节灵活性与操作精度;软件端,大模型赋能的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 实现 “端到端” 控制,让机器人能听懂指令、感知环境并自主完成任务,从简单演示迈向复杂场景应用。这种 “软硬兼修” 的技术迭代,为人形机器人走进工厂、商场、医疗等场景筑牢了基础。
2. 成本下探:商业化的 “破冰键”
曾经数百万元的单价,是制约人形机器人普及的最大瓶颈。如今,通过核心部件本地化生产、供应链整合与标准化设计,产品价格已下探至数十万元甚至数万元区间。更重要的是,万台级交付计划提上日程,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摊薄研发和生产的固定成本,而模块化设计、开源技术的应用,也从源头降低了研发与维护成本。成本的持续压降,让企业采购、消费级应用的门槛大幅降低,为规模化落地扫清了关键障碍。
3. 政策与场景:产业化的 “加速器”
中央和各地政策的出台将大幅度加速机器人产业化。《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发布,明确给出了力度较大的补贴方案,北京经开区首个机器人消费节启动,线上线下买机器人最高可获1500元补贴,叠加上海、北京等地政策鼓励关节模组、灵巧手、传感器、专用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的本土化生产,浙江培育零部件协同区等。可以说,大家对于国产机器人的关注度提升,引起全民讨论,也把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带到了大众视野中;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也会推动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和供应链降本。
同时,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让需求端加速爆发:工业领域承担装配搬运、危险环境作业,商业场景化身导购导览,医疗、教育领域的定制化应用也在试点推进,500余个细分场景的落地实践,正形成 “需求牵引技术、技术反哺需求” 的良性循环。
站在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落地不是单点突破的结果,而是技术、成本、政策与场景多因素共振的必然。作为基金经理,我们将持续跟踪核心部件国产化、场景落地进度、头部企业订单兑现等关键指标,精选产业链上的优质标的。
$英大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A(OTCFUND|001270)$
$英大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B(OTCFUND|00127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为基金经理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其中观点或预示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变化。未经同意请勿转载和引用。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其它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