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乎被“黄金”两个字刷屏:金价突破4000美元,高位震荡,波动也开始加剧。你是不是也在犹豫不决,担心高位接盘?很多人都在问:现在还能上车吗?这轮牛市到底有什么不同?黄金这一轮牛市到底还能走多远?普通人又该如何参与?

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把“黄金”这个话题聊透,从历史到未来,从原理到实操。黄金系列将分为十个篇章,本篇我们来了解一下黄金的过去以及与硬通货挂钩的货币体系。
一、黄金具备了作为货币的“完美物理属性”
放眼全球,从东方的中华文明到西方的罗马帝国,几乎所有互不联系的古代文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黄金作为至高无上的财富象征。为什么是黄金?它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跨越时空,让全人类为之着迷?这个问题触及了黄金魅力的最底层逻辑。人类很早就认识了很多金属和宝石,比如铜、铁、白银、玉石、钻石,它们都曾扮演过价值载体的角色。但最终,黄金在这场跨越数千年的“货币竞赛”中胜出,是因为它拥有一套任何其他物质都无法比拟的“完美特质组合”。第一,黄金的稀有在于它无可替代,且无法合成。它的形成其实不是地球自身演变而来的,只有在星球生灭的瞬间才能锻造出金元素。这意味着,地球上的每一克黄金,都是数十亿年前,某颗早已消亡的巨大恒星爆炸后的“星际遗产”。它的总量是恒定,无法增加。这与钻石形成了最根本的对比:钻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地球内部的高压条件下就能形成,而且现代技术已经可以完美地人工合成钻石。但黄金目前是没有办法人工换成的,所以极度稀缺。

目前地球上的黄金总储量大约在48亿吨,其中有47亿吨在地核,8600万吨在地幔,960万吨在地壳,占比不到0.3%。而以人类目前的技术,开采的目标只能局限在地壳里这占比极少的黄金。
且开采难度极大,所以我们看到黄金的供给是非常稳定的,这里给大家的数据是,每年度黄金的供给量,基本上就在4000-5000吨之间。第二,黄金它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所以比较方便保存和流通。古埃及的金器经历了数千年时光都能保存完好,正是因为这个特性。正因如此,黄金具备了作为货币的“完美物理属性”。
二、黄金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与平常大家买的白银、钻石不同,黄金不仅是首饰消费品,更是唯一具有货币属性的金属。我们常说“乱世买黄金”,黄金成为全球央行的“定心丸”和个人资产的“压舱石”。为什么黄金能有这样的地位呢?它似乎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它的核心属性到底是什么?理解黄金今天的走势,我们必须先回归它的本源。黄金,首先是一种货币,全球主流货币中,除了美元,唯独具有超主权货币属性的资产,而且是贬值风险和被没收风险最低的那一种。那么这不得不从全球货币体系的演变讲起。回顾历史,货币体系主要就两种:第一种,是“与硬资产挂钩的货币”,比如金本位制。政府承诺,你手里的这张“纸”,可以随时按固定比例兑换成黄金。这相当于给货币的发行设定了一个上限,很大程度上跟你这个国家的黄金储备量、以及每年潜在的增量所挂钩,你是没有办法超发货币的,一旦储备量不够就存在无法兑付的风险。1870-1971年:金本位制,只不过在每个历史时段里担任超主权货币的经济体有些变迁。但是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就正式进入到法定货币体系。那么问题来了,当时为什么会进入法定货币体系?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假设国家采用与黄金挂钩的货币体系,但是如果经济缺乏内生的增长动能,或者说没有新技术出现的时候,国家的增长可能陷入停滞,这时候政府不得不选择通过超发货币/债务来刺激经济增长,一旦这个超发的量超过了它实际拥有的黄金储备,这个体系就必然无法持续。黄金的供给是一条缺乏弹性的“慢车道”。而采用法币货币体系,货币不和任何实物资产挂钩,完全依赖于发行国政府的信用,它的供应量在理论上是没有上限的。这种货币体系给了政府极大的权利,可以在经济疲软的时候,去通过创造货币来刺激经济、应对危机。
数据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黄金二三事# #黄金投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