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在4000点下方持续震荡,结构性行情下板块分化加剧。
截至11月17日收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沪指下跌0.46%,报3972.03点;深证成指下跌0.11%,报13202.00点;创业板指下跌0.20%,报3105.20点。
市场成交额较为活跃,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到1.93万亿元,显示出投资者参与度仍然较高。从资金流向看,市场呈现明显的存量博弈特征,资金在不同板块间快速轮动。
01 行业板块
从行业板块表现看,市场分化明显,国防军工板块全天领涨,涨幅达2.21%,计算机和石油石化分别上涨0.83%和0.57%,紧随其后。
相比之下,医药生物行业跌幅居前,整体下跌1.69%,电力设备和非银金融板块分别下跌1.39%和1.26%,表现疲软。
金融板块整体走低,银行板块下跌0.98%,东北证券跌近3%,拖累非银金融板块表现。
02 概念板块与个股表现
概念板块方面,锂矿、AI应用、华为算力概念表现活跃。能源金属板块涨幅靠前,水产品、军贸概念、Web3概念等板块亦有较大幅度上涨。
个股方面,全天2045只个股上涨,其中63只涨停;3253只个股下跌,其中8只跌停。市场宽度略显负向,下跌家数多于上涨家数。
北交所市场表现相对强势,北证50指数逆市上扬0.81%,显示出市场内部的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
03 机构观点
多家机构认为,当前市场仍处于震荡整理阶段,结构性行情将持续。
银河证券分析指出,临近年末,机构配置或趋于均衡,预计年末行情仍以震荡结构为主。但随着后续政策落地节奏进一步明确,A股市场中长期向好趋势不改。
华西证券认为,“中小市值+主题投资”仍是11月的核心主线。当前A股处于业绩真空期,基本面指引弱化,围绕“次年政策与景气趋势”的预期交易强化,是有利于“中小市值+主题投资”的市场环境。
光大证券表示,市场大方向或仍处在牛市中,短期或进入宽幅震荡阶段。在“慢牛”的政策指引之下,牛市持续的时间或许要比涨幅更加重要。
兴业证券指出,11月以来,结构“再平衡”成为全球股市的共同特征。资金从前期领涨的科技板块轮动至资源品、消费、医药等低位板块。